在北京生孩子难 光建档就花一万三
这就给社区医院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社区需要挨个给孕妇打电话询问产检情况,并录入系统。更加尴尬的是,不仅大医院不承认社区医院的产检结果,就连大医院之间也依然无法做到化验单互认。“目前的医疗体系打造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封闭链,比如在三甲医院你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好处,有病人、医教科研这些资源。然而在社区医院,你就相当于是一个底层,难道你愿意去底层医院看病吗?”妇产科自由执业医师、前协和妇产科副主任龚晓明认为,产院不承认社区医院的检验结果,这会把病人往三甲医院推,“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就是,三甲医院越做越大,老百姓就医越来越困难。”
种种现象表明,整个医疗系统并没有做好迎接大量新生儿的准备。李燕娜十年前从上海来到北京,她觉得上海的经验可以为北京借鉴。早在2005年之前,上海就开始施行《母子保健手册》制度,流程相当规范。如今,上海要求孕妇怀孕三个月时,先在户口所在地医院建小卡,也即产妇健康手册;怀孕四个月时,再去要生产的医院建大卡。
2016年6月15日。上海,国际和平妇孕保健院里人头攒动。(东方IC/图)
“孕妇拿到手册就知道上哪个医院去,因为建册开始就按照户口划片区就医。三个月更新一次数量,然后往下面医院分。除非有特殊情况,才能转诊。而且即使走关系,也要看户口。”李燕娜说,上海从社区开始就卡死了,转诊也要从社区医院走。
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科主任吕丽丽发现,在北京社区医院分流的难点在于,社区没有力量去协调床位,而且每个片区的孕妇数量和医院床位承载量不一定匹配,不成正比,“况且大医院的信息不可能做到实时更新,床位做不到那么精准化。”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当然也想掌握一些床位信息,但吕丽丽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比如现在她想了解北京大学医院、北京人民医院的床位数,他们给基层妇幼反馈的床位数都是0,“他们肯定会告诉你没床位。”
“灰色生意”
在严重的供需矛盾下,孕育出一批靠“帮忙建档”发财致富的人。
凌晨5点多,北京妇产医院大门到门诊大厅三十米左右的距离上,站着三三两两的人,有的头戴帽子,身上挎着黑色腰包,手里拿着一摞名片,吆喝着:“要号么?你去产科?”一路走去,南方周末记者接到了3张递过来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