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莆田东庄镇医疗四大家族:控制全国80%以上民营医院

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江昊宇、胡进  发布时间:2016-09-28 23:50:14
百倍市场增长空间

无论对于境内资本还是境外资本而言,近几年火爆起来的中国民营医疗市场拥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2003年以来,财政对卫生投入的增幅平均每年都在20%以上,2007年中央财政卫生投入在2006年增长65.4%的基础上,又增长了86.8%。

更吸引资本眼球的是,目前中国医疗产业约占GDP的5.5%,而美国这一比例达15.5%,其他欧美国家在8%—10%之间。

就规模而言,中国医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5%,如若达到美国市场的水平,那么中国与医院相关的医疗服务业将有100倍的提升空间。

今年是中国承诺允许外资综合性医院进入内地医疗服务市场的第一年,早就觊觎中国市场的海外医疗机构很可能蜂拥杀入,曾经依靠坑蒙拐骗起家的莆田系医疗资本的转型已然刻不容缓。

民营医院内忧外患

 

民营医院转型能否成功,在于医院掌控者的能否先期转型,能否把握时机,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承担转型的风险和成本。

一家民营医院的总经理、大学商科专业出身、Q名“桂圆”的莆田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按经营模式划分,我算是第二代,第一代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承包科室,第二代主要是走品牌路线。我们这一代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不少人本身就是学医的,然后再做医院管理,还有一些人在国外念了博士,回来在家族的医院工作。”

“桂圆”说,以前的经营模式注重“短、频、快”,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也没有品牌观念,只要能生存下去,能赚钱,就万事大吉。在桂圆看来,“以前的模式确实积累了巨额财富,但现在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转型很艰难,首先社会上固有的对民营医院的看法很不好,要消除这些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就是老老实实把病看好。自建医院、独立品牌、长期效益。”

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客观环境不利于民营医院升级转型,税收、医保、人才等政策都不平等,让我们根本没办法和公立医院公平竞争。

还有,民营社区医院的医疗诊断在公立医院得不到认可,患者即使转诊到了大医院,还要重新检查。所以很多老板宁愿开些赚钱的妇科医院,不愿意做综合的社区医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