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东庄镇医疗四大家族:控制全国80%以上民营医院
据接近天枝集团高层的人士称,林志诚一直在考虑上市,但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而是出于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集团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旧有的模式对莆田系继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释放,但新的思路新的变革往往受到家族势力的阻挠而不能顺利实施。
可以说,“莆田系因家族因素而成功,也因为家族因素而陷入发展瓶颈”,因此,通过上市重组,让一部分家族成员持股退出管理层,以利于引进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成员,促进企业更大发展。
民营医疗海外上市集体停步
起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让中国的民营医疗界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很多计划在2008年实现海外上市的中国民营医疗企业,至今没有一家敲响开市的锣声。
时代周报记者最新调查发现,不仅有意上市的民营医疗企业都暂停上市计划,而整个民营医疗界的经营状况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倒闭潮来袭
记者了解到,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门诊和医院有不少已经黯然关门,幸存下来的机构营业额也大幅度下降。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民营门诊部和医院的月营业额下降了20%以上。
而东莞则是民营医院受创的重灾区。由于整个经济不景气,尤其是外贸企业和代加工类企业要么裁员或是降薪,要么关门大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被迫提前返乡,许多曾经繁华的镇街迅速萎缩。
需求量的直线下降,使得以外来工群体为客户目标的民营医院和诊所生意锐减,营业额狂跌,很大一部分诊所不得不关门。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莞莞城区一家门诊部的营业额两个月已经下降了十几万。
此外,民营医院和诊所开展的医疗项目大多是不必急在一时的慢性病和可看可不看的疾病,在经济危机冲击下,这类消费需求或者下降,或者推迟,使得大批民营医院一时间门可罗雀。
推迟上市后遗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