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东庄镇医疗四大家族:控制全国80%以上民营医院
就民营医院的转型与发展之困问题,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现任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会长的于宗河:准入门槛亟须提高
时代周报:民营医院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医疗领域一支重要力量,可是社会上对民营医院一直有不太好的看法。
于宗河:医疗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方向是对的,但开放尺度需慎重把握,部分政府部门将医疗领域的开放等同于解放思想、招商引资,好像它让很多人来办医院,把医院都卖了,就是改革了,这样的理解和做法都是欠妥的。最终导致市场缺乏门槛限制,结果良莠不齐,业态混乱。
特别是某些集团纯粹是要借医疗来搞资本运作,用杠杆去撬动资本。比如手头有两三个亿,搞个医院,评估后就是五六个亿,然后去银行抵押,撬动20亿的投资,然后再去滚(建新医院),一个医院(集团),它滚到五千张床 ,这时医院就可以评估到20多亿,他就可以从银行再撬100亿出来,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风险太大。
时代周报:你认为在社会资本的准入问题上,应该怎么把关呢?
于宗河:在硬规则缺失的现实情况下,可以设置些软规则。比如投资者为什么要办医院,投资理念是什么,还要看看他的资信证明,信誉程度。个人最好能有医学背景,这对办好医院有好处。
如果没有医学背景,那就得放手让有医学背景的人来做。现在有很多医院的董事长凌驾于院长之上,很多福建人办的医院就是这样。院长没有办法施展专业抱负,唯一的目标就是效益。有些医院的院长换得勤,几个月就一换,没给医院创造收入,就不行。此外,应该加强规划,不管是公家办还是私人办,关键是这个地方需不需要这个医院,比如这一片居民区,是需要建三级,还是二级,还是小医院,都需要有规划。
市场不能过度开放
时代周报:有很多学者提出,应该放开市场大力发展民营医院,通过和公立医院的充分竞争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于宗河:最近就有一个教授提出,要开医疗城,这样什么人都能进来看病。他以为竞争就能花钱少,那纯粹是胡说八道,等到多了的时候,就是弱肉强食,一条街上都是诊所,到处抢病人,那你看看会是怎么个竞争法,那背后的事就不好说了。总体来讲,医疗市场不能过度开放。
时代周报:现在很多民营医院也在抱怨,在人才引进、医保、医院评级方面都受到限制,不能和公立医院公平竞争,还有就是税收过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