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丰收为啥还进口? 中国的粮食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27 20:24:02

 我国粮食正呈现总产、库存、进口“三量齐增”的新现象:一方面连年丰收,粮仓里都快放不下粮了;另一方面却是进口量不断攀升,屡创新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国的粮食供需结构出了什么问题?下一步粮食政策怎么调整?

 

 

  丰收为啥还进口?

  结构性矛盾突出,产需有缺口,国内外粮价倒挂,玉米替代品进口激增,出现“三量齐增”新现象

  中国的粮食,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连续12年增产,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9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库存也达到了高峰值。几乎与增产同步,我国的粮食进口量也在持续增加,预计2015年全年进口量达到2400亿斤以上。

  丰收为啥还大量进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对此表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相对于需求还是有缺口,比如大豆和一些需要品种调剂的大米、小麦和玉米,这部分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事实上,在进口的2400亿斤粮食中,大豆占了大头。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4.4%。

  此外,一些不受关税配额管理但可以替代玉米的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加剧了粮食进口量增长的趋势。根据WTO的贸易规则,在我国承诺的配额内,对进口粮食实行1%的低关税;超出配额的进口则要实施65%的关税。陈锡文说:“现在讲的国内粮价比国际高,是和1%关税下进口的粮价相比。超出配额的进口,由于加了65%的关税,就会比国内粮价高。”

  但问题在于,近年来我国720万吨的进口玉米关税配额从来都没有用完过,反而是那些不受关税配额管理的大麦、高粱、玉米酒糟、木薯和木薯粉等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1—11月,这几项替代品相加,大致相当于进口了5260万吨玉米(玉米酒糟按1∶3折算),预计玉米替代品全年进口量将近1000亿斤,相当于全国玉米产量的20%多。

  更关键的是,从2012年—2015年,全球粮价下跌了40%—50%,配额内进口玉米及不受配额管理的替代品进口完税后的价格仍远低于国产玉米。这部分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大大挤占了国产玉米的市场空间。因此出现了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 “三量齐增”的新现象。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