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为啥还进口? 中国的粮食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陈锡文透露,粮食供给制度改革至少要实现四个重要目标:
一是要逐步减少关税配额外的玉米替代品进口,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让国内玉米价格回归到与国际市场相近的水平。
二是新的库存不能再增加,这是数量问题,但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去限产,而是要放活机制。
三是放活市场。“价格合理了,玉米购销实现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流通,让市场主体都愿意采购粮食,库存的压力才会减下来。”
四是不能让农民太吃亏。陈锡文强调,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农民利益“大起大落”的情况。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农业政策不当,损害了农民利益,会导致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在改革过程中维护好农民的合理收益,是保障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阀门。”
粮食供给侧怎么改?
既要调结构,也要保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供给侧改革,结构要调整,但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核心是产能的巩固和提升。陈锡文说:“中国一定要坚持依靠自身能力来保障粮食安全,‘十三五’期间,仍然强调谷物基本供给,口粮绝对安全,还是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今后若干年,全社会对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还面临着耕地、水、资源环境等多重制约,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陈锡文认为,当前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价格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并不会是一种常态,而且国际市场一年能够提供的贸易量不超过3.5亿吨(7000亿斤)。“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切实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竞争力。”
粮食调结构开始出实招。曾衍德介绍,农业部今年将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计划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调减5000万亩以上玉米。“‘镰刀弯’地区指的是我国从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的一大片区域,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从地图上看恰似镰刀弯。这一地区近年来玉米面积增加较快,但又不是优势产区。我们进行了‘粮改饲’、粮豆轮作的试点,通过政策、技术等多项措施,引导农民调结构。”
同时,农业部还将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着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的规模效益。健全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