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的食品产业将向何处走?
第三个阶段管它叫做新兴食品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特征是各种各样的食品新原料,新工艺、新的业态层出不穷,主要是基于生物技术的进步,最最典型的新兴食品,也就是今天讨论比较多的一种食品,那就是转基因,转基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现在各界争论不休,科学界也有争论,媒体和公众也有不同的看法,暂且不评价这个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但至少是一种未来未知的风险,这对于监管也提出了各种各样大的挑战。这个时候有一个作者,他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叫做艾力克·施洛瑟,他写了一部书叫《快餐帝国》。这部书就是用来描述以转基因为代表的新兴食品,和如何改变人类的食物链,给监管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未知的风险和未知的挑战。
三个阶段特的特征都不一样,每个阶段监管部门都采取了不同的举措来应对这些问题,中国现在所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于,人家的问题是渐次出现,我们的问题是在短暂的时空范围内扎堆出现。所以我们的挑战比人家来的更集中、更多甚至更大,也给政策监管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科技与标准司副司长颜敏看来,随着科技发展,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食品原料和新加工工艺,必须用科技手段来提升监管水平。
颜敏: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靠人盯人监管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必须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用科技的手段来提升监管水平,才能实现对食品药品的全覆盖、全过程监管。
范蓓表示,除了监管层面上,采用科技手段在产业方面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酱卤食品的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控制不得当,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通过利用一些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定量卤制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前景,范蓓认为,首先应当提升食品行业的工业化水平,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产品产业;第二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提高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而有效提升食品制造业的整体效率;第三,要发展更加健康的食品产业,这也是消费者急需要满足的需求。
胡钢认为,第一要做好防范工作,第二是事后的惩戒和奖励制度,尤其是要引入和探索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