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我国未来的食品产业将向何处走?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5-06-28 22:18:34
  消费者:比如说色素添加剂,包括咱们日常生活当中,许多东西感觉吃的不放心,不是自己亲自摘的、自己种的、自己的收割的东西吃到嘴里不放心的。

  记者:您觉得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消费者:从上到下,一个是国民素质,再一个是国家行政管理力度。

  记者:您认为现在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多吗?

  消费者:多非常多。比如从孩子的东西来说,他的奶粉我不敢在国内超市买,添加剂比较多。还有就是假的东西比较多,我现在不会在外边吃那些肉包子什么的,就包括水质都有问题,好多小区家里面的自来水都接了一个过滤器,因为我们那是老房子没有接过滤器,我们就去买纯净水回来做饭,家里的自来水只用来洗衣服洗菜。

  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非常快,总体环境是安全、有保障的,但是为什么公众一提到这个问题,就说到这样那样很多问题呢?范蓓认为,一方面来源于公众对饮食安全的关心,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源于大家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其实不够。

  对此,胡钢认为,现在网上流行一些说法,“什么东西千万别吃”之类非常耸人听闻,这些数据要么是曲解,要么是凭空捏造,对公众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对于这些没有严谨科学依据的言论,消费者千万不要轻信,不要传谣。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应对的措施也不能一成不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向一些发达国家取取经,看看人家是如何来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工作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提到美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发展历程,有三本书值得关注,分别是《屠场》、《寂静的春天》、《快餐王国》这三本纪实报告---生动反映了100年间美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相应的监管治理不断强化的过程。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对此进行了介绍。

  胡颖廉: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近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分阶段出现了很多种类型,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主要矛盾,刚好每个阶段都有一本记实文学,将这个阶段的一些特征记录下来。比如在20世纪初,那个时候美国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假冒伪劣食品,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劣质的标签,虚假的宣传、欺诈等行为。当时美国著名的文学家——辛克莱,他写了一部书,翻译过来叫做《屠场后的丛林》,这部书主要描写的是当时美国芝加哥地区一家肉联厂,非常糟糕的卫生条件,其中有几段话是这么描述的,“老鼠肉被当做猪肉灌进香肠里,得了肺结核病的工人在工厂里面随地的吐痰,半成品肉酱浆被对在医院的角落里面任意的发霉、任意的变质,地上污水横流。”当时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特征是低水平制假、售假,它是个体性的风险。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读了这书之后非常愤慨,推动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纯净食品药品法,授予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化学产品局更大监管市场这种不法行为的权利。这个局后来渐渐演变成今天享誉全球的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也就是FDA。

  第二个阶段,到了20世纪中叶,当时工业化、城镇化转型升级,消费者对于事物食品的要求比较多种多样,生产经营者为了满足食品消费者的需求,在食品生产当中,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当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比如颜色剂、农药、化肥等,所以食物组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人类的食物链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的影响。当时有一个学者,他是一个生态学家,叫做蕾切尔·卡逊,他写了一部书叫做《寂静的春天》,这部书有相当大的篇幅描述食物链被化学物质改变之后,进而如何来改变人类的长远的健康,这个阶段的问题叫做化学食品问题。它跟第一个阶段不同的是,它是系统性、工业化的大风险,而且不是个体性的制假售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