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的食品产业将向何处走?
范蓓表示,整体来说,我们现在的食品添加剂和染色剂都是比较安全的,有些甚至对健康还是有利的。不过,一些公众还不是特别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在街头采访的过程中,一问到相关问题,大家都一致认为添加剂不好、色素不好。对此,胡钢表示,我们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原来都有巨大的差别,这和我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食品消费的更高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在如何科学的食用食品和食品产业如何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中间,需要有一个平衡。科学已经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现代食品工业使用添加剂或者其他特殊制剂,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严格完备的法规体系。我们大部分人在日常食用过程中,都不会达到某一类物质摄入过高而导致病变的程度。因为大部分的添加成分,都是在国家法定最高限额以下的,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担忧。
那么,目前中国食品行业的制造水平如何?范蓓表示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市场供应产品种类显著增加、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产品向多元、优质、功能化方向发展。比如在粮食加工与制造行业方面,我们以前吃的最多的就是面条、大米这一类的,随着产业的逐渐发展,我们现在也很容易吃到一些焙烤类的食品。再比如蛋品加工行业,随着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液态蛋、清洁蛋、专用蛋粉以及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等新型蛋制品的产销量高速增长,增长率高达30%以上。目前,北京90%以上的烘焙企业都直接使用液蛋为加工配料。
范蓓同时也表示,虽然我们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跟一些工业化的国家来比还有一些差距的。比如,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这个数字接近2:1,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有差距。简单的说就是加工产品比例的问题,美国80%以上的农产品都是经过加工后上市的,农产品增值达到5倍以上,生产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产出效率高,而我国这个数字约为55%。
胡钢认为,《中国制造2025》涉及到食品主要有三处,第一处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专门提到加快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第二处是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要求加快食品等重点行业的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第三处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特别强调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的质量安全。
记者:您认为食品安全存在问题吗?
消费者:存在问题。
记者:您觉得有哪些问题?
消费者:什么农药超标、添加剂、还有过期的贴是不是改了什么的。
消费者:比如说农药残留或者是假的东西,也不知道对身体有没有害处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