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青年微信”开天窗“涉及的3篇文章都说了啥?
在徐凯文看来,解决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不应该只是靠心理咨询实现,让心理问题少产生、不产生“才是最主要的目标”。2014年,在新生的入学典礼上,中心举办了“千手观音的故事”生命教育公开课,超过5000人观看了这场演出,而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F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表示“非常震撼”。自2011年以来,5年间已有近15000名北大同学在入学第一周参加了此公开课。
“千手观音的故事”生命教育公开课。
徐凯文发现,许多表现非常优秀的同学,内心十分迷茫和痛苦。问题的根源或许是功利和应试教育,没有为学生提供建立人格、发展自我的空间。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不是教育灌输的结果,而是自我成长发展的结果。“为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会出现心理问题,而现在人反而心理问题频发?因为现在有些同学内心是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凯文想要开设的这门公选课可能是中心打开学生渠道的一个新机遇。教育部明文规定全国高校都要开设心理必修课,已经有许多高校响应教育部的规定开设了相关必修课,但是北大还没有。
一直希望开设一门心理健康课的徐凯文最终申请开设了一门公选课与通选课相比,公选课的限制要更少一些。如果申请通过,徐凯文希望能把这门课开设成四五百人的大课,设置两个学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由中心的团队授课。
“我不想是纯粹讲课的方式,而是一个讲述生命故事的形式。”徐凯文想邀请一些生命故事可能会对大家有所启发的人作为嘉宾,进行现场访谈。他希望这门课能够告诉学生怎样才能更幸福,怎样在心灵上获得成长,是生命获得深度、广度和厚度,而不希望把这门课局限在“如何才能不得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