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上学难:非京籍儿童北京念书需办28个证
来源:半月谈 发布时间:2015-06-29 16:17:17
日本是通过建立较为完备的“住民基本情况网络登记制度”来实现对流动人口居民身份的管理,从而搭建起保障自由的户籍迁徙制度。至于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只要成绩合格、交得起学费,就可以不分地域自由择校。
欧盟主要是通过实行全面的社会融合政策来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自由居住权、平等就业权,及其子女在欧盟成员国内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
另外,有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在灵活参与应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如在巴西和印度,非政府组织就经常积极参与流动儿童和城市贫民窟学校的基础教育。
如何解决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张烨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主体责任,并形成教育公平的政府问责机制,以“平权”、“每一个公民利益”的政策价值观统领并推进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有效实行。
第二,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渐剥离户籍上的利益捆绑,形成多方通力合作机制。
第三,在异地高考政策方面,要搭建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平台,形成多方参与、相互理解的异地高考决策机制。同时,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后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路要尽快明晰,这是推进相关政策实施的动力源。
第四,要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搭建包括非政府组织、社区家长的多方参与机制,发展针对流动儿童就学的新型教育机构。
第五,在整体性的教育框架中通盘考虑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考虑教育政策的联动效应。(半月谈网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