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去年净亏损近40亿 员工假期多到无事可做
早期的太钢与其他钢铁厂一样,生产大众化的产品。2001年,陈川平升任太钢集团董事长,看到了不锈钢的市场前景和太钢的优势,把不锈钢定位为太钢的主业。2004年,太钢一跃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不锈钢企业。2007年,太钢不锈钢产量202万吨,实现出口50万吨的愿望。那时,一吨300系的不锈钢能卖到2.8万元,400系的也有1.4万元。如今,这一价格已经打了对折。300系的一吨1.3万元,400系的不锈钢一吨仅能卖到7000元。
同时,黑色金属诸如热轧卷板的价格缩水更加严重。2009年左右,一吨热轧卷板大约5000元,去年一吨仅1000元,最近价格稍微有了些起色,一吨2000元。这样算下来,一吨要亏300-500元。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太钢的效益就在下行,2012年的总利润从上一年的18亿元锐减到1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营业收入在千亿元以上。此后,太钢的利润逐年递减,2013年为5亿元,2014年为4亿元,直到2015年,这一数字突然变为负数。根据2015年业绩预告,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近40亿元。
为什么亏本也要卖呢?耿军的领导在开会时候说,集团不能停产,因为“停不起”。与耿军所在的生产线不同,厂里的炼钢高炉一旦停产,封炉再点火就要花费1000万-2000万。而且一旦停产,也就失去了现金流,所有的员工也都面临下岗。因此,“现在我们亏本也要卖,要占领市场,要获取现金流,要承担我们的社会责任。”耿军的领导这样解释。
应对
为去产能开起电商
目前,太钢集团内已经有个别工厂开始执行轮岗的规定。此外,还有部分员工实行“转岗”,即原先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调离生产岗位,转而从事物业或其他后勤类工作。此外,太钢还在距离太原市区40公里的阳曲县建立了“生态农业园”,一批转岗的工人也会陆续被安置到这里。
然而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消化产能,才是首要任务。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到这一问题。他说,“过去两年钢铁领域淘汰上亿吨过剩产能,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在这一项目上,中央也增加了大量的财力,“对于一时尚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
现在太钢不仅在上海、广州设有办事处,并且还开到了香港和美国。出口,成为太钢消化产能的一条路。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太钢不仅与沃纳斯、上海钢铁交易中心等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合作,也开启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太钢钢材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客户可以对自己需要的货源进行竞价购买,这里信息透明、成交方便,甚至还“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