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补“三合一”新难题 一些村干部凭感觉上报数据
补贴精准性提高了、耕地撂荒现象减少了,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半月谈记者近期在湘鲁浙皖等试点省采访发现,各地推行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取得了初步成效。不过,记者调查中也发现,农业补贴改革在推进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
“精准补贴”直击痛点
近日,记者来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宁乡县采访,该县从去年起调整农业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户有了更多扶持。宁乡县回龙铺镇种粮大户彭国辉说,他流转了120多亩土地,今年每亩可以补助100元,整整有1.2万元补贴,相当于20多亩地的纯利润,“以前大家抱怨说补贴政策不到位,现在都说政策好。”
湖南宁乡县是我国推进“三项补贴”改革的缩影。去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选择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个省份的部分县市开展“三项补贴”改革试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地力和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欧阳煌表示,改革后,拥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的利益基本不受影响,同时农业补贴领域长期存在的“种多种少一个样”“种不种田一个样”等问题开始逐步得到解决。
财政部在其官网发文称,从第三方(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评估结果看,三补合一后,耕地撂荒现象减少了,农民的获得感增强了。来自5个试点省的10个县、20个行政村、309户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94%的农户表示接受“三项补贴”改革,而且由于资金一次性发放,提高了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
遇见新难题
受访人士指出,尽管实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改变了以往三项补贴大都发放给土地承包者而非实际种粮者的情况,但改革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仍需各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