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去产能酝酿升级版“国六条” 各地各有侧重
在张宏看来,这些政策要落实到位,很关键的一环是主要产煤省的去产能力度。从产量分布来看,201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煤炭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8.2%,37.1%和52.7%,其中晋陕蒙宁四个省区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的65%以上。
经过三次大的煤炭资源整合后,山西进入“大矿时代”,进一步压缩淘汰落后产能的空间十分有限。《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山西煤炭行业职工近百万人,仅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职工人数就超过70万人。2016年,对于山西来讲,煤炭行业去产能面临两大难题,首先引导衰老矿井退出,减少无效产能。由于国有老矿退出机制仍未出台,大量资源即将枯竭或者已经枯竭的老矿由于人员无法退出,产量大幅衰减,亏损不断增加,仍在艰难维持。其次,就是引导“僵尸企业”,尤其是部分整合矿井有序退出。目前山西共有煤矿1000余座,但业内人士称,其中生产矿井只有一半多。由于市场急剧下行,部分在建矿井面临资金短缺、断裂,甚至投产即亏损的局面。
黑龙江的情况如出一辙。据了解,2015年该省煤炭产量约67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5%,其中龙煤集团煤炭产量约占黑龙江省的一半,但至2014年底,企业亏损已超40亿元。龙煤集团党委书记孙永奎说,人员包袱是困扰龙煤集团的最大问题。在去年转岗分流10万人的基础上,还将对巨亏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推行内部市场化经营,实施混合所有和股份制合作等措施。
而按照贵州省2016年能源工作会议的安排,将严格控制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数量,新建煤矿实行退一进一总量控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煤矿80处。“贵州主要还是着力于煤炭业的兼并重组,目前有一些动作,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背后潜在的经济纠纷风险。”有知情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