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去产能酝酿升级版“国六条” 各地各有侧重
“当前山西的吨煤坑口价在180元到190元,而大煤矿的成本价在278元到340元,这意味着每吨煤亏100元左右。如果2016年持续这种水平,整个行业将面临更大的问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说,2015年底,全社会存煤持续48个月超过了3亿吨。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6%,利润同比下降61.2%,降幅比2014年扩大了16.8%,行业亏损面达到90%以上。
施救 脱困升级酝酿超严举措
面对煤炭行业的寒冬,自2014年7月以来,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了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到1月20日为止已经召开了46次会议,这意味着平均1个月就要召开2次会议。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表示,从近期来看,主要是依法控制煤炭产能无序增长和产量大规模释放,还有控制煤矿的超能力生产和减少劣质煤使用。从中长期来看,化解产能过剩将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建立长效退出机制。
上述征求意见提出,2016年起试行两年内将煤矿年设计工作日从330天调至267天,适当核减煤矿产能,推行法定节假日和每周日集中休息。与此同时,从2016年开始,两年内暂停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已开工的违法违规建设煤矿,在补办手续时,按130%-150%的比例淘汰过剩产能。对超能力生产的,一律责令停产;对发现连续超产的,停产时间不低于6个月。
按照设定的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退出国有煤矿300处、淘汰产能3亿吨;关闭小煤矿4000处、淘汰落后产能4亿吨;分流人员100万人。产能退出实施以奖代补,煤炭产能每退出1吨,政府奖补150元,其中中央100元、地方50元。
“去产能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岗职工的安排,中央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但到底有多少,具体怎么花,正在研究中。”姜智敏称。而此前有消息称,该专项资金规模首期可能为300亿元。
推进煤电一体化也是“脱困升级”措施之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的电厂权益装机容量1.5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的六分之一。而征求意见稿提出,2016年底前中央五大发电企业和一定规模以上的地方国有发电企业,对煤矿实施控股参股、并保证煤矿产能达到发电企业2015年电煤实际消耗量的20%以上,2017年-2018年控股或参股煤矿产能达到发电企业上年度电煤实际消耗量分别达到30%、40%。此外,利用金融手段,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
包袱 去产能面临人员退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