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成为部分官员钱权交易工具
大钱小用,有钱乱用
——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调查(上)
近年来,国家惠农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投入的资金规模以万亿元计。这些资金对“三农”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着各种乱象:有的大钱小用,有的花钱无用,有的有钱乱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领补贴专业户”……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基层对此进行了调查。
第一是大钱小用。记者在广西一个贫困村采访时,得知县里为了提升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水平,出资建设了一个街心公园。记者看到,这个公园就建在村委会旁边,公园里有凉亭、健身器材,还有不少观赏树。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个公园属于2013年实施的“绿满八桂”项目,共花费了19万元,公园里的树一株就要700元,是专门从广东采购过来的。“政府花钱给我们建公园,我们当然是非常欢迎,但能不能不这么大手大脚?那么贵的树我们都觉得心疼。”一名村民说。
该村位于大石山区,有2300多人,人均收入较低。目前村里养殖黑山羊、种植野生银花,但都不成规模。村干部说,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事实上公园的用处并不是很大,至少不是目前村里最迫切需要的,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将钱花在帮助村里发展产业上。
第二是花钱无用。近年来,西部一些地方的果蔬生产发展很快,不少地方规划建设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要求在园区中配套农产品储藏、加工、物流等设施。
张先生长年将西部一些地方的蔬菜运到广州批发。他告诉记者,很多地方的示范园区也都配套建设了冷库,建成后还免费提供给他们用于冷藏蔬菜,但很多冷库都无法使用。“好多冷库没有蔬菜时能够打冷(即制冷),但装了蔬菜就不能打冷了,或者是打冷耗时太长。我们的蔬菜要求三四个小时完成打冷,但这些冷库10个小时都不行。”
据张先生介绍,这些冷库多数是通过招标方式建设的,造价每个在200万元左右,使用的制冷设备都是氟机(氟利昂制冷机组)。“行业里私人建的冷库都是氨机(氨制冷机组),打冷快,同样规模的冷库只要120万元就够了。这个花钱多,还没用。”
对此,冷链研究专家、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广海解释说,因为氟机安全性更好,近年来新建设的冷库尤其是在城市区域的冷库多选用氟机。冷库不能快速制冷,跟选用氨机和氟机没关系,主要是机器的马力不够。
第三是有钱乱用。2014年和2015年,中央财政连续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用于提升土壤有机质,但一些地方在落实这项政策时“简单粗暴”,完全脱离实际。广西某县一位从事水果产销20多年的农民告诉记者,去年县里买了很多秸秆腐熟剂,但这些秸秆腐熟剂发下来之后,堆在村委会门口,没人要,村干部也懒得发。“听说县里买秸秆腐熟剂花了上百万,可农民不需要,就这样堆着浪费了,这不是乱花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