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富李兆会如何败光百亿家产
在钢铁行业转亏无望的情况下,李兆会又开始探索业务多元化的可能性。2009年,他斥资上亿元,在北京投建中国第一家儿童体验城——世界儿童体验中心,2012年又在青岛建设了第二家。有报道称,该项目已在全国开设了7家,进驻城市包括上海、天津、成都等,海鑫集团内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儿童事业部,主管儿童体验城项目,且探索与之相关的动漫、玩具以及儿童医药、服装、教育等领域。此外,海鑫集团还与淡水河谷公司合作,投资20亿元在曹妃甸建设500万吨球团项目。
这些项目让李兆会忙碌了起来,但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盈利,而海鑫钢铁的亏损和负债却在进一步恶化。
到2014年“两会”期间,这种恶化达到了一个顶点。当年3月18日,海鑫钢铁全面停产,厂区内的煤场和电厂也已停工,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达好几个月,欠缴当地政府的税金则更是超过了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当地工商银行行长带着工作人员上门要账,逼得李兆霞不得不请闻喜县上级行政机构——运城市政府领导出面协调。
当地政府虽然压住了工商银行,但这件事情本身却制造了更大的恐慌,与海鑫钢铁有业务往来的债权人纷纷上门,包括33家金融机构和规模庞大的建筑队、工程公司。据闻喜县法院工作人员透露,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到的要求海鑫钢铁付款的申请人多达4000多户。
海鑫钢铁内部也陷入了混乱,当年5月8日,几百名员工掀起了第一次集体讨薪行动,人们聚集在集团总部大楼,把厂区和办公大楼中间的道路全都封死了,致使车辆无法通行,最后不得不惊动警察,而警察来了之后也只是在那里录像。
讨薪无果的员工开始自谋生路,一些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工资拖欠得实在太严重,留在海鑫等复产,就等于一家老小等着挨饿。”据他们讲,有超过一半的员工(4000多人)选择主动离职,而想要留下的也几乎待不下去了。海鑫官方5月份发布了一份“放假”通知,大意是“骨干”可以留守,其余人只开40%的工资,对于一线工人来讲也就是1000元左右。
面对这一连串变故,李兆会选择了逃避,既不露面也不回应。而据接近他的人透露,他对于扭转当下困局毫无对策,只是不断地说:“不想走(破产)清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