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模式:企业投科研技术 政府供土地房屋 社会资本投建设资金
按照以往经验,一个产业项目落地,前期投入主要依赖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还需通过招拍挂程序受让项目所需土地,企业主体的前期成本投入较大。
虽然目前纳维科创产业项目还未正式开工建设,但其落地雄安新区的过程显示,作为企业主体,其投入为科研技术,而土地和前期资本投资主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一定程度解决了技术转化落地的常规难题。
纳维科创方面透露,项目所需要土地全部由雄县政府提供,项目土地和房屋全部归新区所有,并不涉及土地出让等投入或仅需很少投入;而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
纳维科创在雄安新区所需的10亿元启动资金,由雄安建投或雄县政府城投公司出资2亿元作为劣后,从社会募资8亿元作为优先级,双方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纳维科创项目前期启动建设资金,公司方面不需要大规模自有资金和负债。
目前雄安新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还未出台,但据纳维科创方面透露,新政策会有诸多优惠。对于投资者担心的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等问题,纳维科创方面表示,按照雄安新区的特点,会不同于常规退出模式,但具体回报和退出方式还没有更为明晰的机制。
纳维科创给投资人的材料显示,未来该项目拟推出百亿元股份,按每3亿元一个资产包对外融资,目前由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成立基金,基金各种条款先期由资本方拟定,接受政府监管。“也就是如何让融资企业、政府、资本对接成功,对接成功后的条款,有可能就是雄安新区金融市场的模板。”一位纳维科创的人士表示。
同时,纳维科创方面明确表示,对那些想要土地的投资方,暂时不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