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团3年150亿投资海外俱乐部 投资动机遭怀疑
亏损海外俱乐部缘何也被购买
众所周知,资本是逐利的,但是中国资本却纷纷流出国门去购买濒于倒闭的海外足球俱乐部,接烂摊子,颇令人费解。有市场人士质疑,这种俱乐部连欧洲人自己都经营不好,一个外来企业如何经营得好呢?可是中国资本却毫不犹豫地将大把银子扔给外国人,而且大多是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有市场人士指出,投资是需要回报的,大手笔购买处于亏损状态的海外足球俱乐部,打破了资本逐利的本性,其投资动机值得怀疑。
7月18日晚间,央视新闻1+1栏目重点关注中企对外非理性投资。主持人白岩松提问:“苏宁集团出资2.7亿欧元控股国际米兰,后者已连续五年亏损,总亏损额达2.759亿欧元,这样的收购究竟是为了什么?”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表示:“如果是企业自己的钱干什么都可以,问题是钱不是自己的。这些机构境内负债率很高,他们拿着从银行借来的、从其他金融机构融来的钱,在国外挥霍、购买资产,在境外投资一旦失误,这会增加境内的金融风险,给他自己贴金。”此前,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就曾指出,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其中不乏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海外豪购是否该向股民解释
上市公司购买海外足球俱乐部更引发投资者质疑:是否经过全体股民认可?是否向股民进行过解释?据了解,目前A股公司中参与海外足球俱乐部收购的公司还有奥瑞金、棕榈股份、雷曼股份。
苏宁控股集团副总裁孙为民回应称,“我也看过了央视的报道,苏宁对国家的对外投资产业政策坚决拥护。苏宁的产业战略始终是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发展,海外市场的拓展是服务于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孙为民也强调,在运营苏宁国内足球俱乐部的基础上,公司投资国际米兰,“一方面是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国外经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训练体系,提升国内足球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依托国际米兰提升苏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有力带动苏宁零售网络的海外拓展,把中国制造的产品更有效率地带到海外。”
多部门严格监管海外并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