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法规政策

多部门高度重复许可捆住了企业的手脚 制度松绑企业才能发展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7-06-17 11:16:04

原标题:李克强为何坚决取消这些“工业许可证”?

近日,国务院确定取消和下放一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简化审批程序,但这绝不代表政府责任的减轻,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政府的责任更重了!

6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取消和下放一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简化审批程序。可以想象,此项改革一出,有多少大中企业,包括近年“双创”中涌现出的小微企业定会大抒胸臆、拍手称快。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1984年建立实施,初衷是从源头加强质量监管。应该说,这在当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个“许可证”毕竟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深刻痕迹。

有关统计表明,经过多轮改革特别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力推“放管服”以来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已从最初的487类缩减到目前的60类,许可前置条件大幅取消。

然而表面看似减少了不少,但实际内里层层叠叠,依然严重羁绊着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众所周知,实体经济不振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烦苛的现行工业许可证制度极大地束缚着制造业的手脚和活力。我们不妨听听总理在当天会上怎么说的:“掰开来看,这60个大类里面又套着一些小类,小类里面还有单元,单元里面还有品种,林林总总有近千个,并且多个部门存在高度重复许可的问题。”

手脚被捆得如此死,企业还如何发展?真是不胜其扰。所以只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我怕了,不投资了、不建厂了,这直接造成有效投资增速放缓;二是你用“证”拦我,我就用“假”来对付,这又直接造成无证生产、假冒伪劣等情形的发生。用总理的话说就是,绕开前置审批和事前监管,冲击国家的质量标准。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