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老师,老师说,就按照这样写,以后还能改回来。”顾春丽介绍,由于当时年龄较小,她并不知道顶替了他人学籍后,就无法再改回原来的名字,这意味着她要一辈子过上改名换姓的生活。
程如法所遭遇的情况与妻子相同,1992年高考失利后,他选择了复读,也正是在复读那一年,他被学校要求改名“孙大勇”。“我预考的成绩高出分数线一百多分,这个根本就不是问题。”顾春丽坦言,当年确实曾听说复读生参加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应届生高出不少,但因为成绩非常优秀,他们并非最终的获利者。
灌南疑有千余人
顶替学籍参加高考
顾春丽和程如法虽然同为灌南县人,但两人老家并不在一个地方,上学时期也并无交集。1993年高考中,顾春丽顺利被淮阴师范录取,而程如法则如愿进入一所税务学院读书。大学毕业后,两人又先后回到灌南老家工作,机缘巧合的是,改名换姓后的程如法与顾春丽在灌南白皂相遇了。 “当时她在白皂教书,我在那边做税务工作。”程如法向记者介绍,直到两人相熟、恋爱之后,他才知道妻子也和自己一样,都因为顶替他人学籍参加高 考,而过起了化名生活。
“那个时候,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其他的不知道,光我们学校,现在还有印象的就有四五个。”程如法夫妇介绍,像他们一样顶替别人学籍参加高考的现象,在当时的灌南县较为普遍,光1993年的白皂中学,就至少有四五个类似的情况。而整个灌南县当时共有20多个乡镇,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中学,再加上县城中学,当年究竟有多少人顶替学籍参加高考,根本无法算清楚。而据夫妻俩透露,如今,不少当年化名高考的学生都在灌南县工作,有的已经成了当地政府的重要官员,但仍然用着别人的名字。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获得了一份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灌南县部分化名高考考生名单,如公安系统的石某,教育系统的王某、赵某等人,其中多人在当地机关单位任职,不少人已身居校长、副校长要职。6月17日,根据这份名单,记者辗转联系了部分亲历者,现任灌南县某中学副校长的杨某就是其中一例,据他坦言,参加高考时,本姓苗的他因顶替他人学籍 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好在改后的名字与母亲同姓,回城参加工作后,他到当地公安机关将原来的名字改成了曾用名。
尽管名单上的很多人不再愿意提及过去的事情,据杨某估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十几年间,光灌南一个小县城,就至少有一千人通过这种方式参加了高考。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在当时,这样的情况已然成为公开的“潜规则”。
学校、部分复读生
共同促成“顶替”
不够完善的高考制度、学生急于跳农门、学校追求升学率、户籍管理的松懈等共同将顶替学籍参考这种荒唐事推上了时代的巅峰,看上去,这似乎和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当事人估算的数据令人匪夷所思,尽管至少千余人顶替学籍参加高考的说法无从考证,但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的名单来看,这样的情况绝对不在少数。然 而,顶替学籍和顶替高考成绩不同,顾春丽等人虽然用了别人的学籍,但仍然需要自己参加高考,最终也是通过自己的真本事考上的大学。令人想不明白的是,在当时的法律下,顶替学籍是一件明显的违法举动,为何还有这么多人要冒险干这样的事情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