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青团去行政化改革 4名副书记没有行政级别
团上海市委没有级别的副书记们于杰是一个在时下热门的“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创业青年,他和合伙人伏彩瑞的创业故事,被媒体报道过无数次。8个人、8万元起家,最新的消息是,沪江网在2015年年底获得了D轮10亿元的融资,已经启动上市计划。
但在2015年,于杰另起炉灶又干了一件事。说简单些,就是自己创办了一个创投基金,专门孵化“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创业项目。这一年,他找到了两个新的合伙人,在上海开设了9个创客空间,投资种子轮、天使轮和A轮的创业项目,给青年创业者搭建一个互通互联的平台。
这件事也是上海团组织一直在做的“重头戏”。在上海共青团这一轮机构改革中,团上海市委根据去年年底公众评分,确立了3个重点项目工作组,其中一个就是“创新创业工作组”。
王坤的特长,则在科技系统内。他2004年进入中电科二十三所工作,长期在一线从事研发工作。中电科二十三所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研究光、电信息传输线技术的应用研究所。王坤在国防军工领域做了12年的科研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优势是“了解科技系统的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共青团此轮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基层活力,让一线青年产生获得感。而大口团工委的建设,是上海团组织布下的“纵横交织的基层青年组织体系”大网中的一条主要主线。
青年,尤其是高学历科技创新领域的年轻人,也是团组织未来重点吸引凝聚的对象。王坤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团组织过去在这一领域的弱势。
年轻漂亮的史逸婵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白领驿家”,她的前任吴佳妮此前就已在静安区小范围尝试引进社会组织人才时被破格遴选为团静安区委副书记。这一次,团上海市委兼职副书记选择了史逸婵,并未出人意料。
史逸婵毕业于复旦大学社工专业本科,后又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深造。回国后,她继续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主持“白领驿家”日常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白领驿家”总共只有7名全职工作人员,但他们却“管理”着6.13万名会员,所有这些会员全都是过去共青团工作不易触及的体制外人士。
他们能做什么?
尽管正式工作尚未布置下来,但每一名挂、兼职团市委副书记都已作好了“全情投入”的准备。这两天,他们反复学习了上海共青团现有的重点工作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对于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四个新来的副书记已经胸有成竹。
“既然承接了这个新岗位,总要做些什么。”丁波把自己的“发力点”定在了新媒体建设,他告诉记者,自己本身就是“新上海人”,10多年来通过新闻报道工作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了足够的了解,也懂得各行各业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用新媒体、互联网吸引更多青年跟着团组织走。”
既有创业经历、又有创投经验的于杰,给自己定了三个大方向。一是给上海“网上共青团”建设添一把火,“我本身就是做互联网出身,我扶持的很多创业项目也是做互联网的,这方面可能更专业些”;二是把“平台思维”注入到团市委创新创业工作中,“扶持创业,平台怎么搭、搭到什么程度、优惠给到什么点位,我懂一些”;第三,于杰打算利用自己的创业背景,借助互联网切中青年在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领域的“痛点”,为青年提供更多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