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大学毕业生郑青上访中学法律14年通过司考成法律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4年秋,郑青认识了家住洛阳市涧西区的张小平。张曾是幼师,家里办幼儿园。2013年,洛阳市修西环路时,她家被强拆。张小平提起了一系列诉讼,要求区政府信息公开,有的官司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刚见到郑青时,感觉她挺迷茫的。”张小平说,信访是背靠背,打官司是面对面——如果信访回复答非所问,信访人也没有办法。提起行政诉讼,起码可以把行政机关负责人拉到法庭上公平对话,让他正面回答法官和原告的提问。“我告诉郑青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她还挺惊奇的,问了我好多具体问题。”那时的郑青一个律师都不认识,只能靠百度加自学恶补相关知识。2014年9月8日,郑青向吉利区住建局申请公开补发自己绩效工资等事项的信息。此后,因对住建局答复不满,郑青向吉利区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区政府答复维持城建局的答复意见。郑青不服,向吉利区人民法院起诉吉利区住建局和区政府。这是吉利区法院2014年受理的第一起行政诉讼,也是郑青学法、用法的起点。郑青说,不会写起诉书,就在网上找了一份,照葫芦画瓢。事实上,郑青同时提起了四起行政诉讼,另外三个是:要求吉利区住建局公开1998年党委会决议和“三公经费”,起诉审计局行政不作为。四起诉讼的命运基本相同:吉利区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洛阳中院指令立案受理,吉利区法院报请指定管辖,洛阳中院指定新安县人民法院管辖,新安县法院再报请指定管辖。折腾了4年,郑青只有一次机会站在法庭上,全程大约5分钟。那天在新安县法院开庭,为了给自己壮胆,郑青叫上了一些同学。开庭前,她特意请教一位律师怎么发言,律师告诉她,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就说一句话:“一切按法律规定办!”郑青记得,人生第一次上庭,自己的声音都是颤抖的,“给自己打多少分?完全是一个法盲,你说能打多少分!”官司没有结果,郑青受到的触动却很大。她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当上访无门,试图走司法途径时,才发现自己的无助,法律一窍不通,请律师无人愿意接行政案。开个听证会吓得连话都不敢回答,怕掉坑里,写个上诉状都不会,我真被逼急了,我自个过司考,我自个当律师去!郑青说,重压之下,有人崩溃,有人新生。2016年,她拿到了自考本科文凭。这年1月9日, 在江苏司考人王宏德(现律师)的指导下,郑青在淘宝上买了司考用书,开始了啃书的生涯。没有目标,没有同伴,不知道怎么学,郑青说,自己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瞎撞。没有报班,一天看30页书,听两堂免费课,一道真题也没有做。2016年,郑青考了275分,那年全国合格分数线360分。失败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接下来的一年,郑青发奋学习,工作日下班后的18点到22点是黄金时间,她一个人留在办公室学习。周末两天全天在办公室学习。为了节省时间,晚饭就是啃烧饼、喝点水或豆浆。为不影响孩子休息,她从办公室学完后再在小区的路灯下背诵一个小时。为挤出时间学习,她在办公室外的走廊里放了一张桌子。有人来办事马上能看到,不会耽误工作。在很多人眼里,郑青是“走廊里的老学生,路灯下的老太太。”很多人不理解。老娘说:“44岁了,早干什么去了,出洋相!”一些老阿姨说:“这么大岁数,还学什么呀,照顾好老公孩子就可以啦。”学这些老人说话时,郑青改用了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还略显夸张地拖长了声音。“风凉话我听了几箩筐。很多人三十岁没了梦想,四十岁等待死亡,我不想那样。”郑青制定了学习计划,贴在办公室的墙上,完成一个月撕下贴上下一个月的。“我成了法痴,天天讲法,天天想法,中午看‘今日说法’。”有人问她:你为啥这么拼命学习?郑青说,经历过上访,你就会知道学习是最轻松的事,因为你不需要求任何人。2017年11月21日司考可以查分,郑青紧张地不敢查。一直支持、鼓励她的家人安慰说:“过不了是情理之中,过了是意外之喜。”这一年,司考分数线360,郑青考了362分。知道成绩的那一刻,郑青喜极而泣。10点16分,郑青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成绩截图。第二天一早,难掩激动心情的郑青在朋友圈发文说:“昨天司考过关,姐成法律人啦。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和关怀。一路走来,有多少眼泪和汗水,致人到中年努力向上的我们!”两年的司考,让郑青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司考后,她自我推荐做了中国刑事大讲堂(微信群)主持人,每次义务联系、协调讲座嘉宾,由此认识了全国近千名律师,并与很多著名律师成为微信好友。朋友圈里,郑青转发了很多公众关注的案件。“以前我经常说这事一定怎么样、肯定怎么样,现在我只能说可能会怎样、应该会怎样。”张小平见证了郑青的成长。“她在我们的维权群,刚开始不怎么发言,发言也说不到点儿上。后来参与讨论,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很有见地,加上声音好听,一些群友私下叫她‘女神’。”郑青也在与过去和解。司考通过当天,丈夫第一句话就是:辞职吧。中午吃饭庆祝时丈夫说:“放下过往,开始新生活吧。冤冤相报何时了,要感谢你的单位与领导,要不是他们,你怎可能有今天。”郑青说:“从那一刻起,我已经决定放下怨恨,开始新的生活。过去我身上有很多戾气,人也有些偏激,现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了。无论我将来做什么,我都感谢学习法律的日子,是学法让我从感性变成理性,让我蜕变和新生了。”那天,郑青给吉利区住建局局长、信访局局长等人发了短信,告诉他们自己通过了司考,并表示真心感谢。“收到短信时,我很意外,也很温暖。”吉利区政府法制办主任宋煜伟对记者说,“我当时正在开会,还是立马回复了她,祝她的人生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