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家将精神新论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内容提要:折家将是宋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精锐部队,他们世代尚武,人才辈出,保家卫国,培育、弘扬、发展了中华民族强烈而持久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就是折家将精神,它的主要内涵是:薪火相传的尚武情怀;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追求平等的不屈意志;老当益壮的进取状态。这种精神不仅激励折家将世代忠良,努力杀敌报国,而且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英勇奋斗。关键词:折家将精神;尚武情怀;爱国精神;不屈意志;进取状态在中国宋代历史上,由于宋太祖通过黄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建立了新的政权,他很担心后世效仿此次事变而影响宋朝的长治久安。为此,在杯酒释兵权的基础上,宋太祖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他提倡文人委以重任,严禁武人干涉朝政。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国防力量大大减弱,导致了长期的外敌入侵和民族纠纷,但也成就了“岳家军”、“杨家将”、“折家将”的威名,使他们因为世代尚武、精忠报国、爱国如家、视死如归、拯救百姓苦难而名垂青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在中国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中薪火相传,在炎黄子孙中有口皆碑。本文主要探讨折家将精神。一、薪火相传的尚武情怀据五代史中折氏家族传记记载,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为羌族折掘氏后裔,党项族。折氏族人多聚居于今陕西、山西交界一代,折家都是将门豪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之地,在宋、辽、夏、金角逐的历史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府州风俗,“地近边而民知战”、“民不满十岁,皆谙武艺”。而且其地产良马,折御卿曾向宋太宗进贡名马。折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世代尚武的风气,至有折家将之称。这种薪火相传的尚武情怀就成为折家将精神的重要体现。唐朝中叶时,党项族一分为二:一为折氏,一为拓跋氏,拓跋氏后来建立了西夏政权,与折氏一族世代为敌。唐朝末年,中央失威,天下大乱,藩镇割据,群雄并起。折氏一族的领袖折宗本在战乱中崛起,折宗本曾任振武军所隶五镇都知兵马使之官,大致在现在的陕西府谷县一带,兵马使也就是地方上的军事长官。折宗本死后,他的儿子折嗣伦继任麟州府(现陕西神木县)的刺史。折嗣伦不仅具有抵御外族侵扰的军事才能,也有团结部族、安定民心、经营农牧的行政能力。而折嗣伦的儿子折从阮,在前两代努力的基础上,成为了当时折氏家族最杰出的人物。折从阮从小受父辈的影响,就崇尚武功,练成了一身本领,青年时就成为了河东节度使手下的将领,到了后唐同光年代,成年的折从阮成为了府州的刺史。到了后晋时,幽云十六州被契丹人占领,府州也就落到了契丹人的手中,契丹人为了能直接控制府州,想要将折氏一族强行迁往辽东,被折从阮坚决拒绝,率族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最后终于重归后晋。回归后晋的折从阮奉命率部队北征,从此,折氏与契丹完全处于对立的地位。折从阮率领折家军,在边境线上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战争生活。到后汉的时候,折从阮已经官至兵马节度使;到后周,折从阮被封为郑国公,成为后周的显贵。后周显德年间,折从阮去世。虽然从唐末到后周折氏一族社会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其家族固守边境线上,奋勇杀敌、抵御外敌的战争生活却没有变。以上折宗本、折嗣伦、折从阮三代壮大了其家族在府州的势力,提升了家族在府州的地位,奠定了家族世袭府州的基础。折宗本、折嗣伦、折从阮三人是折氏的第一代将领,特别是折从阮,独自据守府州,经营西北,那时中央政权统治软弱,但是因为折从阮勇武过人,所以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敢进犯陕北,史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由上述可知,折家世代尚武,并且学有所成,成有所用,这种尚武情怀薪火相传,世代继承并发扬广大,成为折家将精神的重要内容。折家将具备这种尚武情怀、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有利于保家卫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体现。二、文武兼修的优良家风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与牧业社会,讲究耕读传家,要想生存,必须耕种土地,种出粮食以维持生活;要想发展,必须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出人头地。一等人忠诚孝子、两事件读书耕地就是对这种传统农业社会人民生活方式的的真实描述。折家将同样坚持耕读传家,文武兼修,而文武兼修的优良家风也是折家将精神的体现。折家将不仅具有强烈的尚武情怀,而且愿意苦读兵法书,以求从历代兵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发展新阵法与战法,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折继闵“喜读韬略,务通大义,谈古今将帅,识其用兵意”。这说明,折继闵喜欢阅读关于兵法韬略方面的书,能够领会其中的主要精神,说起古今有名的将帅,也能领会其用兵之道。由于尚武,折氏家族在一段时间内不大喜欢读书,但到折继祖任知州后,此风大为改观。嘉佑二年(1507)麟州通判夏倚因公事至府州,折继祖拿出“图史、器玩、琴博、弧矢之具”供他欣赏。夏倚感慨地说:“虽皇州绅家止于是尔,信乎文德之遐被也。”还说 “其子弟亦粗知书”。这充分说明,折氏家族在长期繁衍、发展的过程中风气已由单纯的尚武向文武兼修转化。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同时也体现了折家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拼搏进取精神。至神宗以后,折家将中便出现了文武兼长的名流,如折可存(1030—1110),从十六七岁开始“从军斩获,至四十余年,无一日不在兵间,每战必克,无不通贯”,“为文长于叙事,作诗有唐人风格”,作有文集十卷,奏议三十卷,边议十篇。这说明,折可存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非常杰出的才能,行军打仗是攻必克、守必坚、战必胜的英雄人物,而且非常有文采,其擅长写记叙文,并且诗歌写得很好,有唐诗风格和专业水准,还经常向朝廷写奏折和解决边关问题的建议搞。折可存是一个文武兼修、文韬武略具备的杰出人物,这种文武兼修的优良家风是折家将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折家将历经200年风雨不衰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