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府州折家将爱国主义精神研究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一个真正重亲情的人,就会珍惜自己、亲人和家庭,珍惜国家民族和社会,就不会以身试法,毁灭自己,毁灭家庭,就不会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以正确的方式讲亲情、重亲情,积极弘扬以血缘宗亲为纽带的亲情文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只有将折家将积极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推己及人”,才能真正实现真个社会的和谐。像薄熙来、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这种高官大家族群体腐败堕落的频发事件,对于国家的稳定繁荣、民族的伟大复兴举足轻重,与折家将亲情精神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承弘扬以折家将为代表的亲情精神,在当前更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弘扬折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参考书目:1、 戴应新著作《折氏家族史略》(三秦出版社1989年);2、周群华著作《宋麟府丰三州建置及其战略地位》(《四川文物》1995年第6期)3、韩荫晟著作《麟府建置与折氏源流》(《宁夏社会科学》(试刊号)1981年)4、 孙昌盛著作《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宁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5、周群华著作《五代北宋时代的府州折氏——兼论宋朝对麟府丰三州的治理政策》(《甘肃民族研究》1990第3-4期)6、 李裕民著作《折氏家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7、 王天顺著作《府州折氏及其与杨家将的关系》(《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8、郭志飞著作《府州折氏》(《府州折氏史料辑录》内部资料2010年)9、 杨国威著作《折氏在府州的兴起与衰落》(《府州折氏史料辑录》内部资料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