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弘扬爱国精神 增强国家观念

种世衡及种家将西北事迹考略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三)笼络和感化羌夷蕃部
  党项羌属于羌族的一支,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其中西夏拓跋氏党项最为强盛。它与其他党项部族经过长期融合,到隋、唐、五代几乎融为一族,宋人径自称其为党项。党项与汉族人民的恩怨由来已久。历代汉人对之采取的方略基本以优抚和羁縻为主,攻打为辅。伴随党项实力的增强与势力的壮大,他们日渐成为沿边州县的隐患。种世衡到了陕北之后,首先通过施舍一些财物千方百计笼络蕃部人心,知青涧期间,能“间出行部族,慰劳酋长,或解与所服带”,“尝会客饮,有得羌事来告者,即予饮器,由是属羌皆乐为用”。甚至为了取得蕃部酋长信任,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其族帐拜访,蕃部的牛家族奴讹就是种世衡在大雪之夜造访获得其信服从而使其率整个部族“罗拜听命”。
  除了正面进行拉拢,偶尔也会使用一些计策以使之畏服。羌人中有一慕恩部落最为强大,“世衡尝夜与饮,出侍姬以佐酒。既而世衡起入内,潜于壁隙中窥之。慕恩窃与侍姬戏,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惭惧请罪。世衡笑曰:‘君欲之耶?’即以遗之,由是得其死力。诸部有贰者,使讨之无不克。”
  种世衡幼子种谊不仅有大将风范,对羌酋也能恩威并施,为我所用。如岷羌酋包顺、包诚因前任守令姑息纵容,二人便恃功骄纵,目中无人。种谊为了制服二人,先厚待之以礼,偶尔一次犯了小过,就要按军法处置。吓得二人“叩头伏罪,愿效命以赎,乃使输金出之,群羌畏惕。及洮州之役,二人功最多。”[
  (四)有勇有谋,审时度势,出奇制胜
  第一,巧施反间计,分化瓦解元昊势力。种世衡知青涧城时,有野利刚浪唆、遇乞兄弟深受元昊器重,尊为贵人,号大王。野利刚浪唆派浪埋、赏乞、媚娘等三人来假降。被种世衡识破,专门委以重任,使“监商税,出入骑从甚宠”,以麻痹之。另派遣趫勇善骑射、熟悉蕃部山川道路的僧人王嵩(原名王光信)打着朝廷的旗号,潜入元昊内部,诱使元昊处死刚浪唆兄弟,并“谕以国家宽大开纳”,元昊“自是遣使者请降,遂称臣如故”。种谊更是一位常胜将军,《宋史》说他:“倜傥有气节,喜读书。莅军整严,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敌度不胜不出,故每战未尝负败。”故当他到达延州时敌人“皆溃去”。延州人民称颂:“得谊,胜精兵二十万。”
  第二,收买羌酋部分官员,收复失地,层层推进边防线
  种世衡去世后,延帅陆冼荐举种谔知青涧城,承继父职。他上任时,绥州还在西夏控制之中,守将为嵬名山。因嵬名山之弟夷山已投降种谔,种谔买通嵬名山手下小吏李文喜,来不及等朝廷下诏,趁势带重兵包围了名山之帐,打了个措手不及,兵不血刃便“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兵万人”。但绥州之战师出无名,遭到陆冼及言官的弹劾,种谔被贬秩四等,不久宋神宗悔之,令其官复原职。韩绛宣抚陕西时擢拔种谔为鄜延钳辖,使其能在后来米脂无定川战役中大破西夏并俘虏守将令介讹遇,立下赫赫战功。
  为了进一步推进前沿阵地,种谔派遣其子种朴上书神宗陈述对策,谋取横山之地。神宗锐意进取,遂派遣徐禧、李舜举专程请教时为鄜延钳辖的种谔,种谔仔细为之其分析了横山之地战略位置:一是横山地势开阔,便于耕种放牧;二是人民剽悍善战;三是坐收盐业之利;四是地势险要,便于防御。其具体作战方案和步骤是:“……自银州(今米脂以西)始。其次迁宥州(今靖边西),又其次修夏州(今横山西),三郡鼎峙,则横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盐州(今定边),则横山强兵战马、山泽之利,尽归中国。其势居高,俯视兴(指西夏兴庆府,今银川市)、灵(指灵州,西夏西平府),可以直覆巢穴。”此四州恰恰在一条线上,当时均隶西夏,如占领了此四州,兴、灵二府便唾手可得。结果因徐禧和沈括决意筑城永乐(米脂以西一个镇),不采纳种谔之计,最后也就有了种谔不予援助、徐禧吃了永乐全军覆没的大败仗。也使得神宗皇帝形成了“始知边臣不足任,深悔用兵,无意西伐”的看法。
  (五)不畏强敌,奋起反抗,鼓舞士气。
  与西夏角逐时,种家父子不仅逐步巩固了西北边防,还每每在战斗中斩获甚丰。如羌人入侵,种古与弟种诊大破环州折薑会,斩首二千级;种谔在招降了嵬名山被夏兵包围的时候,面无惧色,“追击二十里,俘聝甚众,遂城绥州”;种谊出使青唐时,自兰州渡河讨伐夏兵,“斩首六百”;知岷州时,鬼章叛乱,欲和属羌里应外合夺得故地,种谊与游师雄出讨,奔至洮州,谊乘着浓雾掩护,一鼓作气登上城门,擒获了鬼章,并戏问之:“别后安否?”鬼章语塞,稍后慨叹:“我生恶种使,今日果为所擒。天不使我复有故土,命也。”种师道知西安州时,适逢夏人进攻定边,于是率领部队讨伐,驻军葫芦河。利用声东击西的计策大败夏军,而且“斩首五十级,获橐驼、马牛万计,其酋仅以身免。”
  (六)能正确估计双方力量,主张避其锋芒,可惜得不到认可
  熙河会战因种朴建议不被采纳,而导致惨败。种世衡之孙、种谔之子种朴以父任右班殿直,累官昌州刺史,徙熙河兰会钳辖兼知河州,安抚洮西沿边公事。属羌由阿章帅大军,种朴认为西夏军气焰正盛,时值隆冬盛寒季节,宜按兵不动,待其如强弩之末再行决战,结果熙河帅胡宗回不听种朴劝谏,并催促种朴尽快出兵。这正好中了阿章计谋,种朴遭遇埋伏,战死阵亡。熙河会战虽然最后因偏将王舜臣擅长骑射,力挽狂澜,收回部分残兵败将。种朴也被朝廷追赠为“雄州防御使,官其后十人”,但此次战役大大挫败了宋军士气,“无敢复言战者。”
  到种世衡之孙师道与师中时,北宋已经日薄西山,如一个垂暮老人,不堪一击。面对辽人和金人的双重进  攻,徽宗朝君臣上下陷入慌乱,呈束手待毙之势。彼时大臣多怯懦无能,兵权又落入阉宦童贯之手。在与辽人的白沟之役中,童贯命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护卫诸将安危,师道认为不能盲目决战,说:“今日之举,譬如盗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无乃不可乎?”童贯不采纳,强命出兵,导致兵败。白沟之役后鉴于金人对辽、宋均虎视眈眈,辽期冀与北宋讲和以联合对付金人。作为老将的种师道认为此不失为对抗金人的良策,但是童贯却以个人恩怨不听劝谏,继续与辽作战,又遭致卢沟之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