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网约车改牌做号 多重作假骗审核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
  一辆“津牌”车在“改牌”做号者的操作下,变身一辆京Q牌照的车,成功通过系统验证审核。
  常坐网约车的乘客可能会遇到这样一幕:
  系统显示接单的是这辆车,可来的却是另一辆车。对方的解释多是“今儿开老婆的车”“换车了系统没改过来”等。
  事实上,这些车里面有一部分为“改牌车”。而一条以收售公民个人信息为支撑、利用网约车平台审核漏洞进行“改牌做号”的网络黑产继而浮出水面。
  有做号者称,他们通过专门“渠道”可以买到有指定要求的驾驶证、行驶证、个人头像照片等多项公民个人信息。而喊价200元至400元的做号业务,实际成本仅几十元。
  有律师表示,买卖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用他人信息注册网约车司机账号等行为本身已经违法。更重要的是,网约车平台应加大监管力度,以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
  5月12日晚,何奇的微信收到一笔450元的转账。
  这是他替一名车主通过“改牌注册”获得网约车司机账号后的劳务费。
  一年多以前,他开始专门从事这样一种服务。在他的操作下,一些车主被“重塑身份”,成功获得了网约车司机的账号。
  花四千多拜师学会“改牌做号”
  在网上搜索“改牌”等关键词,能找到多个与之相关的QQ群和贴吧。大多广告打着“解决京牌、沪牌、浙牌、粤牌,解决封号”等旗号招揽生意。
  何奇也是其中一员。
  2016年3月,他与朋友开办工作室,专门帮车主“做号”。如今,他的业务已遍布多个城市,在他创建的做号QQ群中,上海群约2000人,北京群也有上百人。
  多年前,何奇为赚钱从安徽老家前往上海。在网约车兴起的年代,他也加入到跑单大军。尽管干网约车一个月能挣过万,但他还是“转行”开始“做号”。
  他在网上找人拜师,“总共花了四千多块钱,全学会了”。
  “那时候还不流行改牌做号,很多人不懂。”何奇说,改牌做号业务的出现和兴起源自一些网约车司机的需求。比如,有的网约车司机想多开一个司机端账号,但同一个驾照不能开两个号,就需要做一个号出来;另外,针对一些网约车平台“异地运营车辆不享受平台奖励”的规定,外地牌照的司机也想通过“改本地牌照”的方式来获取平台奖励。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一辆“津牌”车在“改牌”做号者的操作下,变身一辆京Q牌照的车,成功通过系统验证审核。
  最关键的是,他更看好改牌做号的“钱景”。
  他说,有个朋友曾找人改牌花了160元,听对方说成本才几十块。
  “津牌”车一天后变“京牌”
  今年5月8日,新京报记者以改牌为由,添加了何奇的微信。随后,记者将一辆津牌红色雪佛兰科鲁兹的车辆信息和一张名为季晓东的未满三年驾龄的驾照提供给了何奇。
  第二天,记者便接到了某网约车平台发来的“您已通过车主审核”的短信通知。
  该账号司机姓名显示为季晓东,登记车辆为“京Q”牌照,车型同为红色雪佛兰科鲁兹,车主姓董。在线时间、接单数和账户余额均显示为“0”。
  正规渠道注册网约车司机,一般需通过信息提交、系统审核、人像验证等步骤。事实上,这些环节,做号者可利用系统漏洞或者资料“作假”,轻易完成改牌注册。
  何奇说,成功进行改牌注册需绕过注册系统设定的几项限制,包括车辆信息验证、人像认证等。这些都能使用技术手段一一破解。
  何奇表示,做改牌业务,一开始就要给司机安排一整套“新身份”用于注册提交,这需要大量购买身份信息、驾照信息及车辆信息等。
  在他看来,没有买不到的个人信息。他自称买过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车辆信息,甚至可以买指定尾号的车牌号信息。
  “资料信息从有关部门流出,有专人负责查信息,查到后由总代理发给做号者,客户出的购买资料的费用由查信息人和总代理对半平分。”他说。
  有QQ群专门收售个人信息。在一个拥有130名群成员的“驾照信息”QQ群中,每天都有人询问是否有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个人生活照等信息出售,与购买者相对应,群里同样有成员叫卖上述各类信息。一名群成员欲收购十套身份证正反面和驾驶证照片用于外汇账号注册,收购价仅为2元一套。
  何奇表示,一般来说,若客户提供的驾照信息符合注册要求会省去很多麻烦,此时,只需根据客户提供的车型、车牌、车身颜色购买相似的车辆信息即可。
  “有时也需要购买同名同姓的个人信息。”他说,这主要是因为客户提供的驾照持有人存在已经注册、驾龄不够,有酒驾或犯罪记录等情况。
  他还“自我揭秘”称,记者所拿到账号中名为季晓东的司机,其实并非此前交付驾照的那名“季晓东”。
  他说,由于记者提供的季晓东驾照驾龄未满三年,因此无法用于注册,他买到了姓名同为“季晓东”的符合注册要求的驾照信息。这被做号业内称作“同名端”。
  除了何奇,新京报记者还联系了多名承接改牌注册业务的做号人,他们也都是通过购买个人信息为客户注册,宣称即便没有驾照,没有车辆也能成功为客户开通账号。
  “三证验真”难保证信息匹配一致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