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查出大量医院骗保 医院请吃饭组织农民住院
其他造假手段还有无病当有病治、虚增患者住院天数、假用药、假手术等。“抽查中发现,多家医院存在医生超量开药物现象,医院、科室截留后转入药房再行销售,用于单位发放奖金、福利。”黔东南州纪委秘书长吴建良说。过度检查,小病大治。各级有住院条件的医院几乎都不同程度存在不按病人指征开具检查单,任意使用B超、CT等检查手段的情况。安顺市镇宁博爱医院治疗一个女性肘窝囊肿患者,却让其先检查治疗妇科,再转到外科开刀切除肘窝囊肿,多科室轮换治疗,住院20天,产生费用5949.40元。
各取所需,诱骗农民“合谋”新农合资金。多家医院打着免费接送、检查、吃饭“三免”旗号组织农民进行检查,之后多数被诊断为有病而住院,群众因“三免”得隐性实惠,医院套取资金得现实实惠。还有医院把医保外收费转为医保内收费进行报销,如多位患者到黔东南州锦屏县红十字医院做包皮环切术,医院把少则一千多则四五千元、本不属于报销范畴的手术治疗费用列为报销范围,医院、患者各有所得。
此外,如重复收费、未提供服务而收费(空计费)等种种手段,不一而足。
监管缺位导致资金频遭蚕食
新农合资金缘何成为“唐僧肉”?经有关部门调查分析,问题主要集中在制度的执行不力和监管的缺位。
首先是行业监管不到位。“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多通过报告述职的形式进行,主动检查监督的少,且检查重点往往在于工作规范化方面内容,对权力的运行状况缺乏深入细致考察,没有发挥上级强有力的制约作用。”蒋兴勇表示。
吴建良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全州新农合主管部门监管人员183人,其中审核人员81人,按每年平均补偿644万人次来算,每个人要审核8万人次,力不从心。甚至有的私立医院是当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出于保护发展的目的,主管部门根本不去监管。”
再是责任追究不到位。吴建良介绍,新农合行政主管部门对套取骗取资金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最多只是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从2006年开展新农合以来,全州无一例吊销医疗机构许可证、吊销执业医师许可证的记录。”
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运行不规范也是重要原因。安顺市纪委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发现普遍存在病历不齐的问题,如安顺开发区幺铺镇卫生院从2011年初至2013年底共缺病历80余份,且现有的部分病历书写不规范。其他诸如违反基本药物“零差率”、财务管理混乱、非法行医等现象也是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