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来自停尸房、殡仪馆、废品站的洋垃圾服装产业国内已有18年历史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时间:

  早在1985年10月23日,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下发通知称:“据有关部门反映,日本……成立了专门向中国大陆出口废旧衣服的公司,他们从一些医院的停尸房、废品处理部门收集各种旧衣服,组织向我国出口。”

垃圾场、太平间的带菌带血旧衣被谁翻新成了

  部分外国商贩以回收处理垃圾为名,通过外国垃圾出口渠道获得后进入中国,国内走私分子以极低价格购进洋垃圾后进行分拣销售,可牟得暴利。

  境外旧服装流入我国市场大致可分为走私入境、转运、加工、销售等几个环节,一般由不同团伙分别经营且单线联系。在这条分工明确的洋垃圾走私产业链中,多方各自获利。

  目前我国洋垃圾的主要输出国为欧洲、美国、日本等对垃圾处理要求严格的发达国家。据介绍,国外供货商并不赚取垃圾本身的钱,而是赚取当地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置补贴。

  对于国内走私商而言,出售“洋垃圾”,可以赚取高达数倍的利润。同时,分拣人力成本低,也是这些人赚取暴利的另一要素。

垃圾场、太平间的带菌带血旧衣被谁翻新成了

  ▲ 张曼芳制图

  与香港的海上距离仅115公里的广东省陆丰市南部的碣石镇,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洋垃圾”服装集散地,这些服装多经此中转后销往全国各地。

垃圾场、太平间的带菌带血旧衣被谁翻新成了

  碣石镇经济基础薄弱,加工销售旧服装启动资金少、技术要求低、需求稳定,因此当地大量闲散劳动力以此谋生,逐渐形成全国闻名的“专业”市场。汕尾海关缉私局的一份调研统计显示,在这个人口26万的镇上,从事“洋垃圾”服装经营的就有万余人。

  2009年央视记者暗访了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洋垃圾服装市场,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在河水中躲藏半个多小时才逃过了不法业主的报复。

  之后虽然屡次被媒体曝光,并受到多轮清理整顿,但即使在这样的高压打击下,碣石镇明目张胆经营的店铺仍不在少数。

垃圾场、太平间的带菌带血旧衣被谁翻新成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