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招股书常闹五大类笑话 暴露券商投行多环节存问题
来源:券商中国 发布时间:2016-10-19 22:43:44
事实上,回顾这些招股书的乌龙事件,都是一些细节问题多引起的。当然,这些乌龙事件在成为业内笑谈之时,也再次引起了市场对“保荐人只荐不保”的思考。
按照相关法规规定,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应当勤勉尽责,诚实守信,认真履行审慎核查和辅导义务,并对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有业内人士称,企业招股书不止一次的乌龙事件,实际暴露了券商投行内部多个环节均存在问题,甚至可以说有些工作环节流于形式。
“不仅仅是保荐人失职,保荐书的起草部门、审核部门、法律合规部门等都脱不了干系。”上述投行负责人称,要想强化保荐、承销机构的责任,使其收益与责任对等,就应该对发行人和保荐人的不端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更大的成本。
而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曾表示,招股书乌龙事件虽然不太严重,只是文字上的差错,但对公司形象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揭示了券商对于保荐人疏于管理的现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保荐人没有尽职,得到的处罚基本上就是黄牌警告,或是暂停一段时间的保荐工作而已,无法起到震慑作用,只有管理层加大对失职保荐人的惩处力度,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如此低级错误不仅使中介机构的专业性遭到了质疑,还可能让投资者对招股书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