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内控不力今年六度被监管点名 市值蒸发1400亿
时隔仅一年,9月25日晚间,国泰君安公告称拟于港交所挂牌上市。此前曾有消息人士透露,国泰君安计划在港交所上市,募资金额至少为20亿美元,并计划于2017年上半年在港交所上市。不过9月12日国泰君安曾就该传闻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尚未制定具体方案。
最新公告显示,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国泰君安本次将发行不超过10.4亿股(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国际承销商不超过发行股数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
国泰君安认为,公司虽已实现了A股上市,但受制于A股市场监管体制的原因,与其他已经实现境外上市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核心净资本的补充效率存在差距。通过发行H股,可使公司构建“国际化”的资产负债结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加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用于境内外证券相关业务发展及投资。
目前香港上市的中资券商已达12家,包括中信证券(16.220, -0.24, -1.46%)、海通证券(15.770, -0.19, -1.19%)、银河证券、华泰证券(18.110, -0.39, -2.11%)、广发证券(16.400, -0.25, -1.50%)、中州证券、国联证券、中金公司、恒泰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和招商证券。其中,“A+H”股同时上市的券商有7家。
而选择香港上市的国泰君安事实上一直在寻找更多融资渠道。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通过发行债券,国泰君安融资额已经达到220亿元。
市值蒸发1487亿 上半年净利下滑近半
与频频融资形成对比的是,国泰君安上半年业绩差强人意。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司实现营业收入137.07亿元,同比下降38.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0亿元,同比下降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