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或重启28天期逆回购 降准概率下降
明明解读称,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并不不是紧缩性的,相反有利于流动性平稳。但市场此前过度透支宽松预期和对杠杆过分依赖,这才是导致最近两天大幅调整的主要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交易员了解到,24日上午很多机构都发布借入资金的信息,甚至有交易员称“跪求隔夜资金”。
“上午资金面比较紧张,下午三点有大行出钱,资金面顿时松了,很多机构在借隔夜资金。”一位国有大行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Wind数据显示,ROO1(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1天期)上午报价一度高达2.7076%,下午3点后则回落至2.1%附近。
DM金融同业报价平台点评称,从24日资金面的表现看,线上资金面紧张情绪暂时消退,线下资金业务由于流动性传导的延迟性,资金供不应求的态势暂未得到缓解。
该平台预测称,从各大行纷纷上调同业存款资金融入指导价看,短期限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偏紧状态。但从央行加入14天逆回购操作看,短期资金面紧张的局面不会维持太久。
降准概率下降
招商证券(17.970, 0.15, 0.84%)固收团队认为,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询量,从稳增长的角度,或意在增加基础货币的平均期限,提高基础货币投放的稳定性,最终目的在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同时也进一步降低未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央行的数据显示,1-7月间的基础货币余额分别为29.04万亿、29.05万亿、28.33万亿、27.95万亿、27.92万亿、28.90万亿、28.41万亿,有所波动。这主要因为上半年央行通过MLF及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提供的流动性存在到期因素,基础货币呈现周期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