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或重启28天期逆回购 降准概率下降
其中央行使用最多的工具是7天期逆回购。央行最近使用14天逆回购这一工具在今年春节前后(2月2日至2月6日),5天共投放3400亿流动性。当时央行出于稳定汇率的考虑,并未采取降准的措施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而是采用MLF及加大逆回购的方式。
8月24日,央行重启14天期操作。当日,央行进行9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500亿14天期逆回购,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4%,与上次持平。另外,当日公开市场有1000亿7天期逆回购到期,因此24日净投放流动性400亿。
中信固收团队分析称,从量上看,14天逆回购操作的投放对7天逆回购操作有替代作用,其操作使到期期限拉长,有助于缓解公开市场短期频繁操作的压力。
中信固收团队还解读称,7天和14天两种操作可相互搭配,有效熨平短期流动性波动。例如,通过7天滚动投放满足每周流动性需求,而通过14天操作应对季末或税期等相对较长的因素,提高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中信证券(16.800, 0.09, 0.54%)首席债券分析师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14天期逆回购操作可能会间断出现,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相对下降。受此影响,资金成本(货币市场加权平均价)显然会有所上升。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14天逆回购只是一个引子,并非问题的关键;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未来资金面是否长期紧平衡,特别是隔夜资金的可得性、波动性、利率变化。
资金面“上午紧下午松”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方面,24日各个期限的利率全面上扬,短期资金涨幅更高。中国货币网的信息显示,24日隔夜、一周、两周、1月、3月期Shibor报价2.043%、2.362%、2.641%、2.6976%,分别相比上日上涨1、1、0.9、0.9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