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新规严上加严 ST公司换壳“续命”难上加难
投资收益可能与风险并不成正比。随着新规的提出,监管层为投资者划定了风险区,提醒着那些盲目奔着重组而去的投资者,有些公司“碰不得”。
比如,重组新规规定,拟重组上市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或者涉嫌犯罪或违法违规的行为终止已满36个月,且最近12个月内未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不存在其他重大失信行为。
ST公司向来被视为问题公司“重灾区”。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在目前68家ST公司中,有19家公司在近三年内被证监会或各地证监局立案调查(包括已经结案的ST公司),违法违规比例近30%。
不过,在重组新规出台以前,两家有“案底”的ST公司的重组上市方案均在今年上半年获准放行。
其中,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金源曾于2014年4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半年后,公司收到证监会河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同一时期,*ST金源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根据*ST金源发布的重组方案,交易构成重组上市。该方案于今年1月份获得证监会批文,标的资产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99.22%股权已于今年6月完成过户,公司主营业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完成变更。
有赖于本次重组,*ST金源对重组资产和负债进行了清理,公司根据会计政策,冲回了原计提的坏账损失及原确认的子公司亏损等,最终形成了收益。根据*ST金源发布的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中期业绩预盈约8000万元,同比扭亏。
同样遭遇证监会立案调查并成功获准重组上市的还有*ST黑化(12.800, 0.09, 0.71%)。今年4月,安通物流和安盛船务“借壳”*ST黑化的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复。然而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今年5月,*ST黑化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公司当月还收到证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受此影响,*ST黑化一度中止重组。
不过,上述情况有惊无险。今年7月,立案调查事项审理终结,*ST黑化原董事长隋继广辞职,公司随即于当月重启重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