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因美托孤王振泰:临危受命两年 公司仍陷泥潭
除产品策略外,渠道改革也纳入了王振泰的企业转型版图中。谢宏时代,贝因美采用的是商超+婴童店的深度分销模式。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商超系统中相当一部分奶粉品牌被下架,市场空去大片,贝因美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商超从经销商渠道中剥离,由分公司直接供货。此外,婴童店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公司方面通过生动化陈列及活动营销等方式,直接吸引零售顾客。
不过深度分销模式的成本极高,连锁大卖场的后台费用及婴童店的大量人力成本、店面成本的投入使得销售渠道费用上升,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贝因美每年的销售费用都在提升,2013年销售费用高达24亿元。
为了减少销售费用及顺应目前快消品电商渠道分销的大趋势,王振泰2014年为渠道动起了“手术”。首当其冲的是五年前因上市而大量布局的经销商,渠道改革后,一年时间内公司的经销商由此前的1000多个削减为500个,剩余的经销商则转变为代理商,改革后的代理商不再从分公司拿货,直接从总部拿货,利润空间将增长10%左右。
在改革经销商的同时,王振泰也将贝因美在全国的15家分公司改制成了全资子公司,这使得子公司在经营、销售等方面有指标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015年11月,贝因美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在北京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贝因美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特殊配方奶粉等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业务,正式介入电商。此外,贝因美旗下还有“妈妈购”一站式电商平台,不过据了解该电商平台并不计入公司财务报表,具体经营情况也无从得知。
旧渠道的改革使得过半经销商流失,而新的代理商+网销渠道并未完全成熟建立,目前公司正处于这样的过渡阶段,销售渠道短暂性的不通畅也是公司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数据表明,自渠道变革实施以来,2014年、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0亿元、4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10%,空出的市场份额迅速被同行占领,这使得公司主营业务市占率有所下降,2015年,国产奶粉行业龙头已被伊利占据。
斥巨资迈进全球化
全球化也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一步,2014年8月,贝因美方面正式宣布将与恒天然集团下属子公司恒天然有限公司、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恒天然集团是中国乳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