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专业司机”:大陆实业资本才是真正的老千大鳄
看到老司机说越来越多的优秀港股上市公司开始着手私有化回归A股,我不禁又乐了:你知道吗,真正优秀的公司,私有化后股东是舍不得再上市的。私有化后立即去A股上市,只能证明那里人傻钱多!并不能证明那些公司是优秀的。
真正好的公司应该通过业绩说话,通过股息回报股东,而不是成天想着从股东那里抽血。至于那些大股东急于做高股价,然后通过股票质押融资的伪优秀股离开港交所,我想港股洗洗更健康,不送!
二、香港证监改革咨询
再聊聊香港证监改革。本来,香港的老千股已与投资者基本形成了一个均衡。你去看看老千股的成交历史纪录,就会发现做一名合格的“捕蝇草”也是蛮拼的。在那里做了半天秀,自娱自乐,但这可也是要发生费用的,好不容易来个羊牯,吃完就又没了。我认识很多香港的当地股民,他们一般从来不碰不熟的股票,大多就买买“5号票”之类的,老千股对他们无计可施。只是偶尔蹦出一两个想发大财的,才支撑他们不好不坏地活下来(上市公司的维护费用对老千股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人都有挣快钱的冲动,如果老千股活得太滋润,那市场上还不全是老千股了?
但情况最近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随着过河的韭菜越来越多,出现了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场景,鉴于很多老千股业已暴露,无法再骗,各类大神八仙过海,又开始在买壳和创业板兴风作浪,网罗搏傻大军。远的不说,就说上周五上市的“08506饮食概念(0.67, -0.03,-4.29%)”首映式涨幅高达1700%,不到一周,又跌去92%,令见过大世面的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都觉得玩得有点大了。
香港证监会迫于如此暴力的吃相,觉得再不做点什么,公众鸭梨也太大鸟。但因其事后执法乏力,也就只能从监管前置入手了。去年推出的要求保荐人承担刑责,今年六月推出的证监改革咨询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战略意图。
看到有些文章推出阴谋论,也有证监会夺权一说,个人认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夺权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寻租,以ICAC的高效,本人从业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过港交所或香港证监会在上市和并购等业务中有任何寻租的传闻。夺权不为寻租就说不太通了,谁审批意味着谁背书,出了问题只能跟着一起挨闷棍。想寻租,想想ICAC,再想想新闻记者,还有一堆的做空机构,还是洗洗睡吧。
说了一圈,香港证监改革咨询的目的就是想防止吃相太难看,毕竟太多的散户倒在香江也有损香港的声誉不是。但这样做真能达到目的吗?分享一则去年股灾期间的笑话:现在的股市,就像一个不听话的赌徒儿子,你不给他钱,他就躺在地上装死,你刚给他钱,他爬起来就拿钱又去赌了。呵呵,保护韭菜的效果也会差不多吧,看看北京同行的努力就会明白。只要韭菜初心不改,迟早泪洒香江,只是死相不同而已。从韭菜的角度看,被割了和被猪拱的差别就那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