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酝酿金融监管改革 职责或集中到央行手中
当时中国股市暴跌蒸发掉了数万亿美元财富。尤其令人尴尬的是,股市暴跌时,中国正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并将自己标榜成国际援助的一个主要来源。
监管缺乏一致性是造成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一个因素。在中国领导人希望股市成为国有企业筹资场所的情况下,监管机构没有限制投资者大笔借贷买股。当股市下跌时,相互矛盾的措施以及缺乏监管协调则令情况变得更糟。
证券监管机构一度收紧了对保证金融资的要求,给市场带来了下行压力,而就在同一周,央行则采取了推动市场上行的措施。
一些人士认为上述冲突原本可以避免,他们支持建立一个由央行主导的系统,由央行全面负责制定所谓的宏观审慎政策,或针对特定风险制定规则。比如,如果发现某些公司违反了借贷资金使用限额或其他由央行制定的规定,就会要求这些公司满足更严格的要求,例如持有更多资本。
事实上,监管整合或许意味着回归较早前的模式。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收走了央行的某些监管权限,另外设立了三个机构,即中国银行(3.330, 0.01, 0.30%)[0.00% 资金 研报]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
当时的目标是推动货币政策实现独立,但是这一做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例如,为了支持中国政府保护中国经济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在2009年激进地扩大放贷规模,但是银监会却要求银行补充资本,并且留存更多资金以应对坏账。这些措施抵消了央行放松信贷的效果。
目前正在讨论的一个不太激进的设想是,在国务院下面设置一个新的超级监管机构。官员表示,该机构会由来自三个行业监管机构以及央行的高级官员组成,其面临的政治阻力可能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