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常年接触粉尘患鼻炎 4年修复50本
若要细述修复过程中的十余道工序和难度,绝非简单的文字能够表达。李爱玲曾修复过一本清代的《中兴将帅别传》,由于保管不善以及经历过洪水浸泡,整册书黏结如砖块,纸张糜烂老化,变色严重。通过不断完善修复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修复中出现的问题,李爱玲耗时数月才将这本书基本恢复原貌。
在各项环节之中,又以补书最考验指尖的触感以及耐心和细心。杨洪飞正在修补一张因虫蛀千疮百孔的书页。虫蛀是古籍书库中最常见的一种虫害,也增加了修复的难度,比如一本80页的线装古籍,如果被蛀穿了一个洞,就要修160个洞,若是被蛀20个洞,就得修补3200个洞。
杨洪飞先用毛笔尖轻点特制的浆糊,小心翼翼地刷在破损处,并将专门的补纸贴在上面,抚平后再撕去多余的部分。经过修补,一张书页上的补纸可达100多处,大部分补纸仅有几毫米,目的就是尽可能保持书籍原貌。
修复工作周而复始
修旧如旧,是对古籍修复师的最高要求。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整个修复过程不能使用含有任何工业元素的胶水和纸张等,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考验,还需要修复师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和研究。
“我们所使用的浆糊都是自己做的,因为浆糊是整个修复工艺中一项关键性的材料,浆糊的优劣影响着古籍修复的质量。”李爱玲说,制作浆糊时首先要经过“面粉去筋”技术处理,去除面筋后的面粉极大减少了发酵、生霉、蛀虫的机会。
此外,修复师还需根据待修古籍的具体情况,在浆糊中加入花椒水、黄柏水等天然药物。用于修复破损古籍的纸张同样需要经过预处理,利用天然的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加工,以尽量接近原书的颜色和质地。
修复一本古籍就如同一次与古人的对话。目前,广西博物馆馆藏的古籍超过一万册,大部分亟待修复,而那些已经修复过的书籍或许在几十年后,又会重新交到新一代的修复师手中。光阴交叠,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将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