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业绩冰火两重天 这些股票受机构牛散追捧(股)
次新股三季报业绩分化明显。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根据东方财富(13.680,0.08, 0.59%)choice统计,2016年3季度以来上市的495支新股中,首份三季报中出现营业利润同比下滑的企业137家,占比达到28%,其中14家业绩同比下滑超过50%。与之相对的是,所有次新股中有53家三季报营业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华创证券策略组分析师张峻晓表示,随着次新股发行数量的增加,股票之间的业绩分化成为必然趋势,逢新必炒逻辑失去市场,次新股投资需要更加关注基本面逻辑。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概念稀缺、增长确定性强且有业绩支持的次新股将成为投资热点。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业绩分化加速
张峻晓表示,部分企业会粉饰报表,这是导致部分次新股业绩变脸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新股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次新业绩分化是必然趋势。
有色金属、传媒和交通运输行业次新股业绩平均增速最快。根据华泰证券(20.120, -0.15,-0.74%)统计,次新股三季报中,有色金属三季报净利润平均增速为125.51%,传媒行业为80.01%,交通运输行业为74.61%。
其中,有色板块的寒锐钴业(244.630, 4.63, 1.93%)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17%,在次新股板块中表现第一,交通运输行业的秦港股份(8.040, -0.03, -0.37%)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670%。除此之外,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板块业绩表现同样突出,在营业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的53家企业中,上述两个行业总计占有12家。
从板块上看,非银金融和家用电器整体表现较差,华泰证券的统计中,11家家用电器次新股平均净利润下滑8.01%,非银金融行业同比下滑10.35%。新材料等行业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业绩也差强人意。
个股上,乐心医疗(27.270, -1.31,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