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06万亿的定增融资中,央企和民营企业的规模趋近,分别为3903亿元和3861.31亿元,所占总规模比例则各自是37.16%、36.76%。另外,地方国企也以1992.27亿元的规模,占总定增融资比例18.97%。
横向发展是主流
正如监管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的一样,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功能是输血实体经济,因此在上市公司直接融资上,募投最多的仍是涉及其自身发展的项目建设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今年迄今IPO获得成功的391家上市公司,募集的2005亿元资金中,除去205.73亿元是将被用来补充各式流动资金和经营资金外,还将有1375.72亿元被计划用于投入1133个项目,且截至目前已有252.68亿元被投入到这些项目的建设中,而这些项目原计划的总投资额为2113.36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单归属中国银河(601881.SH),其募资规模达到40.86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河原拟发行A股数量约为16.94亿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份15.08%,但最终减少至不超过6亿股,发行量相比此前申报稿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二。
IPO募资规模排名2-4位的也均是券商,分别为财通证券(601108.SH)、浙商证券(601878.SH)和中原证券(601375.SH),三者募资额度分别为40.85亿元、28.17亿元和28亿元,所募资金与中国银河一样,均被用来增加公司资本金和补充营运资金。
除IPO募资被用于横向发展外,在定增项目中,这一募投方向也是其中主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