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光明乳业难掩业绩增长背后尴尬 长寿村秘密不再神奇

来源:投资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10 18:50:46

  尽管光明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双增长,但销售渠道方面的劣势却是其与伊利、蒙牛差距加大的根本原因。而销售费用的减少虽然可以短期内助长业绩,但从长期来看,光明在“得广告者得市场”的乳制品行业里恐得不偿失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孟楠

  在乳制品行业高速发展的竞争中,光明乳业(15.6701.097.48%)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明”)已被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利”)和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下称“蒙牛”)远远甩在身后,相对于伊利和蒙牛分别达到1840亿元和720亿元的市值,光明目前的市值仅为183亿元,为前两者的1/10和1/4。

  然而,在2004年蒙牛于港交所顺利敲钟时,中国乳制品行业还是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巨头共襄盛举的局面。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光明离“行业巨头”这一标签渐行渐远?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光明的负面事件频出:首先,该公司前总裁郭本恒、原副总裁李柯因在任职期间多次收受贿赂被判刑,同时生产、销售等多部门负责人亦卷入“受贿门”。接踵而至的是,管理的失控直接导致该公司管理层大换血,而这亦使其整体经营面临不稳定的困境。

  其次,尽管近期光明的产品并未出现质量问题,但其过往历史却是不甚光彩,其中仅2016年便因食品安全管理、复原乳标签标识、违规涉及垄断和产品质量被消费者投诉等问题多次被陕西、湖北等地食药监局点名整改。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过度依赖单一产品,还是因海外业务的扩张而逐渐丢失国内市场份额,光明在渠道方面的劣势则始终是导致其各项指标增长缓慢的顽疾。

  近日,随着三季报的公布,业绩向好似乎令光明看见了重回乳制品行业第一梯队的希望。报告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光明实现营收165.07亿元,同比增长6.73%;实现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24.28%。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乳制品需求持续旺盛,该行业收入保持着稳定增长。据统计,乳制品板块前三季度累计上涨达37.50%。

  尽管光明前三季度业绩增幅位居行业第二,但其股价并未在行业板块上涨的带动下给投资者带来赚钱效应,且始终在13.20元附近徘徊。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