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欲演“蛇吞象” 信披涉嫌违规被立案调查
近日,奔腾集团因信披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奔腾集团此次被调查或与其今年1月份披露的拟收购A股上市公司有关。然而,本次“蛇吞象”事件自披露以来便满遭质疑,受到券商风险提示,股转系统也下发了问询函。
10月16日,奔腾集团因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公司称,在立案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披义务。
拟收购A股公司却未明确标的股票异常波动遭股转问询
奔腾集团信息披露涉嫌违规,可能与公司今年1月份公告披露的拟在A股市场收购上市公司有关。
1月3日,奔腾科技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奔腾集团,证券代码:832650.OC)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公司拟在A股市场收购上市公司,公司管理层正积极推进,寻找与公司战略契合的标的。
然而,对于奔腾集团拟在A股市场购买上市公司的这件事,主办券商隔日就进行了风险提示。主办券商称,经其多次督促,并告知奔腾集团后续可能存在的审议及停牌等程序,但截止1月4日风险提示披露当日,奔腾集团仍未向其告知公司已有明确目标,或已提交意向书或类似资料等任何有明确收购意向的信息。
拟在A股市场收购上市公司,但标的却未知,难怪主办券商要忙着风险提示。值得注意的是,奔腾集团2017年1月3日至1月5日期间,做市转让股票连续三个转让日涨幅累计超过50%,公司于1月5日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据了解,期间奔腾集团股票以每股3.30元至每股5.33元的价格,累计成交352.70万股。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郁达卖出公司股票3万股,占总成交量的0.85%。
其实在2016年12月30日,奔腾集团股价就开启了拉升走势,2017年1月3日当天大涨近23%,而其股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呈较为平稳的走势,1月6日收盘价达到6.05元。股价在5个交易日上涨98%,从3.05元涨至6.05元,涨幅接近1倍。
1月6日收盘之后,奔腾集团宣布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自1月9日起开始停牌。
收购A股公司却没有明确的标的,奔腾集团出的这步棋除了主办券商蒙圈外,1月6日,公司也收到了来自股转系统的问询函。问询函中要求奔腾集团就拟收购A股上市公司事宜和公司近几日股票异常波动情况进行说明。股转系统要求奔腾集团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及该期间前6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并就是否属于内幕交易进行说明。问询函中令主办券商大通证券就上述事项进行核查。
不知是否因为券商“多事”,奔腾集团1月10日披露的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中,解除了与大通证券的持续督导协议,另签中信证券。联系前后相关事宜,此举不免让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