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欲演“蛇吞象” 信披涉嫌违规被立案调查
此外,受到多方关注的收购计划,在公司停牌刚过一个月,2月9日,奔腾集团公告就披露由于本次筹划的重大事项条件尚不成熟,经公司审慎考虑,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事项。截止目前(2017年10月20日),由于对股转公司问询函的补充答复仍在审核中,奔腾集团股票仍处于停牌中。
对于这种拟收购A股上市公司还未见展开就要终止的行为,市场有声音称,此举拉升股价的嫌疑较大。当然也不能排除公司确实有在A股市场布局的打算。
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公司发布公告称有收购计划,但并未实际操作,将远期计划披露出来,期间股价大涨,这种在政策边缘打擦边球的行为,很可能涉嫌操纵。
营收净利双上亿,“蛇吞象”成功几率有几成
奔腾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日用家电、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于2015年6月24日在新三板挂牌,连续两年都属于创新层企业。
在披露上述公司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告之后,奔腾集团10月19日又披露了一条公司荣获“2017中国家电流通行业百强企业”称号的利好公告。公告显示,中国家电“ 金筹奖” 颁奖盛典素有家电行业“ 奥斯卡” 之称。
奔腾集团此时新发利好公告也许有平衡负面消息的意图。查阅相关公告发现,今年上半年,奔腾集团还获得了多个奖项,这些奖项中有连锁行业领袖奖以及五四红旗团支部等。
此外,从奔腾集团披露拟收购A股上市公司的计划中能看到些许公司在A股市场布局的迹象。奔腾集团今年5月份将公司名称从原来的“内蒙古赤峰奔腾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奔腾科技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的名称高大上了很多,这或许也是为公司进军A股市场做的调整,毕竟公告也说了收购A股上市公司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披露拟收购A股上市公司的奔腾集团,到底有没有这个实力,毕竟“蛇吞象”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从经营业绩方面来看,2016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5.46亿元,净利润为1.2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0.00亿元,净资产为6.25亿元,较2015年末分别增长20.95%和25.73%。今年上半年,奔腾集团营业收入8.55亿元,同比几乎持平;取得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03.7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2%。
从其股票流动性方面来看,奔腾集团采取做市转让的方式,在自今年1月9日至今停牌期间,银泰证券和国元证券两家券商加入为公司做市,目前奔腾集团拥有包括九州证券和长江证券在内的13家做市商。而一家公司拥有的做市商数量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公司股票有较好的流动性。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如果奔腾集团上述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事项,最终没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则公司未来登陆主板市场还是很有希望的。但若确认公司在操作上述事项中确实违法,将会对公司造成实质性影响,尽管如此,奔腾集团也还是通过本次事件做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