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未来或迎爆发期 上市公司纷纷布局(附股)
此外,行业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还处在商业化初期,大规模商业化仍有许多掣肘,行业要迎来全面产业化,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上汽集团总工程师陈惊雷、燃料电池整车项目总工程师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燃料电池汽车中国起步晚了15年左右,2001年开始,863计划和工信部重点工程专项推动很大。燃料电池车涉及国家整个科技、科研链条,目前还没有真正兴起,整体评估下来技术水平比较差,尤其在基础材料和高等级部件上要比国外落后很多。此外,是否能快速地在可管理的框架内实现规模性商业化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高鹏然也表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燃料电池行业迎来了商业化,但是实际上行业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而要真正进入大规模爆发期则需要时间,且不是一两家企业去完成。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去投入和运作,才能将成本降下来。
华泰证券(20.830, 0.04, 0.19%)研报中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由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瓶、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辅助电池系统构成。燃料电池系统占整车成本约 63%,由燃料电池堆(催化剂、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空气循环 系统、供氢和水/热管理系统构成。我国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如 催化剂、碳纸、金属双极板、空压机、70MPa 储氢瓶和氢循环装置等)缺乏量产的成熟产 品,产业链配套体系不完善,许多关键零部件及技术依赖进口,成本难以控制。建议从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两方面进行关注,包括大洋电机、上汽集团、江苏阳光(3.520, -0.02, -0.56%)、雪人股份(9.010, 0.12, 1.35%)、汉钟精机(14.350, 0.11, 0.7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