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点十周年:A股9变化 监管思路清晰市场氛围趋理性
但十年之后,A股年度利润超过一百亿元的上市公司扩展到了37家,且除了金融业外,优秀的大消费公司和先进制造业公司开始跻身于百亿利润军团之中。在制造业中,上汽集团(32.010, 0.04, 0.13%)十年前净利润仅有46亿元,而2016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320亿元,在过去十年之间净利润增加了将近6倍;贵州茅台(560.690, 4.54, 0.82%)十年前的净利润仅为28亿元,但2016年公司实现了净利润167亿元。
变化五:监管思路更加清晰
2007年前入市的投资者都会记得,为遏制股市过热,有关部门在当年5月29日深夜将印花税从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被投资者称为“半夜鸡叫”。此外,股票型公募基金发行也在2007第三季度末出现暂停发放批文的现象,希望以此为股市降温。而在大盘于2008年年初起开始快速下跌之后,为“救市”股票型公募基金发行与印花税率又先后回到了最初状态。
在经历了两轮大起大落的洗礼之后,监管部门针对市场已经建立起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监管哲学。以“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为目标,一方面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保障市场改革扎实推进,另一方面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令监管部门“裁判员”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
变化六:市场氛围趋于理性
十年前,A股市场更像是一个泡沫沸腾的市场,投资者追逐的是激情与梦想,但十年后的今天,投资者更冷静和理性,不再轻信故事,更重视基本面投资。
拿千亿市值板块来看,尽管贵州茅台、格力电器(39.500, -0.77, -1.91%)等一批个股屡创新高,但A股并无泡沫化。十年之前的千亿市值公司中,动态市盈率达到60倍以上的公司占到一半以上,上港集团(6.890, 0.01, 0.15%)、中国船舶(24.670,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