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式卖壳首现A股 中超控股19亿易主
“紫砂产业链”光环褪色
不容忽视的背景是,由于重组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监管机构加大了对杠杆收购的监管力度,去年曾愈演愈烈的壳交易趋冷,部分杠杆买家甚至退出。因重组政策变化,上市公司易主之后鲜有成功重组的案例,不少买壳方浮亏严重。
“在目前的壳交易市场上,虽然所谓的壳费已经下降了不少,仍有许多潜在买壳方打起了退堂鼓。”前述投行人士称,中超控股的卖壳交易中设计了对赌结构,可能也是迫不得已。
从中超控股的角度看,本次卖壳较为意外。从业绩看,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超过1亿元,截至6月末货币资金约10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盈利4232.64万元,同比下滑约21.5%。
从资本运作角度看,曾以“紫砂产业链”赚足了眼球的中超控股,近年在市场上有些沉寂。
2015年,中超控股旗下子公司中超利永出资1亿元收购了28把紫砂壶,引发市场及监管部门高度关注,此后公司还实施了另类分红——赠送股东紫砂壶。
根据中超控股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文化(15.000, 0.07, 0.47%)”双主业驱动战略,拟以投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利永紫砂全产业链建设项目为契机,将新文化作为公司另一发展重点,重构中国传统紫砂产业链,实现以紫砂为代表的全新的“文化+互联网+金融”的闭环生态圈。
但现实情况是,2016年年报显示,中超控股旗下紫砂业务平台中超利永亏损793万元,拟投资的宜兴紫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手续,拟投资10亿元建设的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艺术创意产业园尚处于工程基建期。
2016年10月,中超控股6.43亿元再融资方案被发审委否决。反馈意见指出,在本次预案公布前后,公司陆续公告了多项重大投资,主要投资于紫砂文化产业和金融领域,且金额巨大,远远超过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发审委认为,公司本次再融资缺乏必要性与合理性。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对赌式卖壳首现A股 中超控股19亿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