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再降杠杆:3.5倍近史上最低值 仅中信方正等超5倍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杠杆率对市场而言,其实尚属一个“新词”,正式出现在券商财务报告中系去年10月1日之后,彼时新修订后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资本杠杆率作为证券公司核心风控指标,取代此前的“净资产/负债、净资本/净资产”指标,也成为控制着券商经营杠杆的首要指标。根据上述办法要求,境内证券公司资本杠杆率不得低于8%,具体计算公式为: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
根据上述规定和解释,意味着今年上半年,35家券商平均资本杠杆3.45倍。上半年末资本杠杆最高的4家券商即为资本杠杆率最低的4家,东方证券、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和东北证券对应的资本杠杆分别为6.67倍、6.22倍、5.65倍和5.27倍。与此对应的,上半年末资本杠杆最低的两家南京证券和华龙证券,对应的资本杠杆各自才1.83倍和1.88倍。
自营两融质押再降耗7个百分点
“券商现在可放杠杆的业务被压缩得很少了,牌照通道几乎可以忽略,仅有的可放杠杆的业务就是自营、两融和股权质押三大重资本业务。”某新三板挂牌券商副总裁表示,在2015年股市巨幅波动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券商杠杆已被迫急剧下降,目前基本接近历史上最低水平。

来自Wind专项数据显示,21家在半年报中披露“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数据的券商中,有多达14家公司出现下降。这意味着,此14家券商自营、两融、股权质押等业务规模在该公司净资本中的占比出现下降。
上述21家券商“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平均比值已从2016年年底的29.2%下降到了上半年期末的22.75%,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显示出券商在自营为主的重资本业务上缩减规模明显。
“上半年券商自营行业整体规模应该是缩减的,因为行业对上半年市场行情整体预判偏谨慎。”北京某中型券商财务总监分析说,两融未升反降,规模在上升的就是股权质押融资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报8798.62亿元,较2016年12月30日的9392.49亿元下降了593.87亿元。
股权质押业务上半年更是火爆。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共发生股权质押交易次数4244笔,合计发生质押股票规模达881.74亿股,按质押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高达1.14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尚未解禁的股权质押依然多达3761笔,质押规模达785.94亿股,按质押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1.01万亿。
单家公司方面,“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比值下降最大的5家公司为国元证券(14.090, 0.12, 0.86%)、浙商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