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价最高的夏加尔《新婚》 流拍了
2017年9月24日,佳士得中国在上海举行了第五年秋拍。两场拍卖共取得总成交额9858万元,较2016年秋拍相比增长35%,终于止住前几年拍卖成交一直下滑的势头。首次进入上海拍场的赵无极晚年作品《24.12.2002–双联作》以3360万元成交,成为佳士得于中国内地举办拍卖以来最高价成交的艺术品。
然而,另一方面却是夜场封面拍品夏加尔的流拍和一组西方艺术作品的流拍,原本向上海拍场稳定输出的西方大师艺术筹码为何遭遇滑铁卢?本地化经营五年的佳士得会动摇耕植的信心吗?佳士得首席执行官Guillaume Cerutti(施俊安)表示,进入中国大陆短短五年,佳士得不断调整拍品以适应本地市场,保持每年一次拍卖,且不会因为业绩不佳终止发展和关闭上海拍场。

2017年佳士得上海秋拍夜场封面拍品,估价最高的夏加尔的《新婚》,出乎意料地流拍了。
在上海从未失手的夏加尔接连两幅作品无人问津,或许在先前赵无极的两张流拍中已经埋下伏笔,而这一以往发挥稳定的西方艺术大师板块的滑铁卢延续到了此后的达利与另一位上海拍场常客贝尔纳·布菲头上,前者的架上绘画以低于最低估价的一口价草草成交,后者遭遇流拍。
来到上海的第五年,在首次遭遇封面流拍的尴尬同时,由履新均不足一年的全球CEO和中国区总经理带领的佳士得,还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根据佳士得公布的数据,9月24日举行的两场拍卖共取得总成交额9858万元,较去年秋拍相比增长35%。然而回顾佳士得进入中国大陆五年来的拍卖数据,2013年上海首拍总成交额1.54亿元、2014年春拍1.25亿元、2014年秋拍1.32亿元、2015年春拍 8685万元、2015年秋拍7000万元、2016年秋拍7145万元,在几乎一路下行中,第五年终于有了上升。


对今年业绩贡献最大的两件作品,一件是以2800万元落槌,计入佣金后以3360万元成交的赵无极晚年巨作《24.12.2002–双联作》,一件是以1100万元落槌,计入佣金后以1320万元成交的萨尔瓦多·达利雕塑《凯旋的大象》,两者分别创下佳士得上海历史上最高价成交的艺术品和西方艺术品。
其中的赵无极晚期作品《24.12.2002 - 双联作》高1.95 米、宽2.60米。创作这幅作品的2002年,正是赵无极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年份。画作上方一抹湖蓝色与下方的梅红色,以及大面积的暖褐色融合为背景色。这件令人感到律动着能量的粉红色柔美画作与赵无极早期作品着重用笔的力度及油彩的厚重方式不同,不但探索了色彩,光线及用色的巧妙运用,更散发出轻盈的气息。
今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尺幅更大的赵无极创作于1960年代的画作以1.54亿港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作为香港拍场的标配,赵无极拍品第一次出现在佳士得上海拍场。一次拍卖,6件赵无极,史无前例的规模之中是佳士得调集香港优质资源北上背水一战的决心,不过,这一针强心剂并没有完全达到效果。夜场拍卖中,两件估价超过650万元的赵无极画作没有成交,这与半年前出现在香港拍场的一幕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