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沙皇如愿以偿入主抚顺特钢 沈家2公子或各执门庭

文 | 施南
如果你坚信在资本市场里从没有废话一说,那么请务必认真对待9月12日晚间来自沙钢股份(16.120, 0.00, 0.00%)(600399SH)的那份公告。它,至少价值34亿人民币。
事实上,有不少市场人士将其视作“多余的话”,陈述的也不过众人皆知的结果,即这家总部设在江苏张家港,由“钢铁沙皇”沈文荣创立于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的著名民营企业,已正式拥有原国资控股东北特钢集团43%股权,从而晋升后者最大的单一股东。
只是如此?
这当然不是一个小事件。2016年,作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且是提供军用特殊钢材最重要的公司,东北特钢从3月28日至9月26日连续曝出十宗企业债公开违约。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债市共计有80家企业141只产品出现违约,涉及金额为643.6亿人民币。数据显示,其中仅东北特钢一家所涉债券违约金额便达到140.6亿元,占比接近22%。
在关于东北经济塌方的争议声中,这几乎构成祭坛上血淋淋顶鲜活的牲本。
锱铢必较两方皆有软肋
自去年10月10日大连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东北特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由辽宁省国资委、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金融办及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组成的“管理人”一方,与中国银行(4.230, 0.04, 0.95%)、国开行、中国农业银行(3.850, 0.06, 1.58%)为代表共1911家债权人展开了极为艰苦的谈判。
欠债还钱,固然天经地义;国情、省情、企情也从来大有市场。“但是”之前都是废话,这大概是长达10个月内双方谨记的唯一定律。任谁都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高声亮相背后,是相思局的设计和铁槛寺的弄权。
对于东北特钢乃至其直接隶属行政管理方,债转股自然是最欲谋求的方案。“30%债务分三年偿付,其他转成重整后企业股份”的说法应时出炉。资产还在表内,不只继续消耗高昂的资本金,风险权重更在400%至1250%之间—哪有这等便宜事?!这是不愿当冤大头者直着嗓子的抱怨。
奇特一景出现,有债权人为迫使对手放弃所谓幻想,甚至向证监会、银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动议暂停审核辽宁地区所有企业债券发行,同时促请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指令成员单位罢买该省所有债券。
手心手背,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