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造车梦一波三折 新能源成格力多元化重要一环
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一汽夏利董秘孟君奎,询问关于一汽夏利、格力电器相继停牌及引发的入股可能性猜想时,其回应称:“对于格力电器入驻一汽夏利的消息不作回应,一切消息都以公告为准。”同时,本报记者在格力相关负责人处也得到了相同的回应。
为何两家公司相继停牌的巧合会引起市场如此大的反应,以至于格力电器与一汽夏利双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有汽车业内观察人士甚至称:“董明珠或格力入股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洪仕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者之间的交集是引发外界猜测的主要动因。“从格力电器方面来分析,此前格力电器因业务板块单一而遭诟病,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是其当务之急,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空间容量巨大。从一汽夏利方面来说,其近几年业绩并不好看,亟待转型。” 值得指出的是,一汽集团拥有多个小轿车生产资质,而珠海银隆只拥有纯电动客车生产牌照,新能源汽车可能成为二者的交集。
但对于“格力电器收购一汽夏利获得造车资质”的猜想,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有不同的看法。《每日经济新闻》曾爆料,一汽集团将一汽夏利等纳入了新设立的“奔腾事业本部”管理。他告诉本报记者:“虽然一汽夏利在资本市场的壳资源会空缺,但是这个壳资源只是‘股市资本壳’,可能没有造车资质,即使造新能源车,也需要重新批。”
加快进军机械装备业
实际上,董明珠的“造车梦”早已有之,却始终一波三折。
早在2016年董明珠任职格力集团董事长期间,就拟以130亿元的对价发行股份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然而该方案被格力集团董事会否决。2016年11月16日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终止,媒体评论称董明珠造车梦碎。
2016年8月,停牌半年之久的格力电器一连发布35条公告,拟以130亿元的对价收购银隆股权。然而,这项收购却被认为是董明珠的“一意孤行”。因增发价太低、收购价太高、钛酸锂电池市场前景存疑、中小股东权益被显著摊薄等分歧,董明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